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一站式国际教育规划精英博蒂 孩子们的成长之翼

新浪教育

关注
国际教育大咖说:精英博蒂北京校长唐敏

近日,由新浪网教育频道主办的《国际教育大咖说》邀请到了国际升学规划专家,精英博蒂国际教育集团董事唐敏女士。如今国际教育低龄化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新兴国际学校炙手可热,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学习规划也有了更多选择,升学后的规划之繁琐复杂让家长目不暇接。

面对每一位家长学生的必经之路,新浪教育独家对话唐敏女士,与她一起为每一位学生解读国际教育升学规划的精髓,分享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

以下为现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国际教育大咖说》,我是主持人铖昊。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K12升学规划品牌精英博蒂升学规划中心的董事唐敏女士,唐总,您好。

唐敏:您好,您好。

主持人:请跟大家打声招呼。

唐敏:我是精英博蒂香港教育集团北京朝阳中心的董事唐敏,精英博蒂北京朝阳中心主要是为小学入学、初中入学、高中入学,以及中间学段转学插班,有升学需求的家庭,提供一站式咨询方案,以及落地服务的这样一家高端的咨询公司。我们从事升学规划行业平均的工作年限已经有6到7年的时间了,迄今为止也为上万个家庭,解决了他们的家庭教育需求。大概就是这样。  

主持人: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邀请您来到这期节目。请问唐总,您合作的这些北京近百家的学校当中,家长热门选择的学校有哪些呢?这些学校热门的原因是什么?

唐敏:首先,我们精英博蒂在做升学规划服务的时候,在家长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把北京目前的学校作了一个细分。北京目前家长面临的选择,第一大类是公办教育、公立教育,这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主流。除此之外我们还做国际教育,国际教育里面我们又做了一个内部的细分。比如说包括纯外籍学校,还有民办学校、民办双语国际类的。第三类是公立学校的国际课程班。

刚才您问的这个问题,众多的家长在选择国际教育的时候,他们可能重点大部分的家庭选择的方向是什么呢?可能是我刚才讲这个细分的时候,第二大类是我们的民办双语国际类的学校。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北京的鼎石学校、乐成、哈罗、世青等等,这些学校都是家长在选择国际教育的时候优先会考虑的一个方向。他们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考虑呢?后面就要涉及到每个家庭的择校维度了,每个家庭的需求可能不太一样,他们考虑具体时间的权限可能也都不太相同。

主持人:请问唐总,在您刚刚提到的那么多学校当中,如何为学员选择申请一所更适合他们的学校呢?而不是说只是盲目追风热门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您是如何帮助家长应对焦虑,把家长这种盲目变为理性呢?

唐敏:首先,家长在有升学规划需求的时候,我们为家长选择的是跟他的家庭需求、跟他孩子未来的教育规划最匹配的、匹配度最高的,而不是说盲目地追风,不是说申请热度最高的学校在我们这里就是最好的学校。我们在定义“最好的学校”的标准的时候,首先根本就没有这个“最好的学校”这个概念。我们理解上最好的学校就是和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他未来的规划匹配度最高的、最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学校。怎么样去评判一个学校它究竟是不是适合于一个家庭呢?我们在这个时候可能就要引入刚才我说的这个择校维度的概念了。评价一个学校是不是适合一个家庭,可能首先我们要倾听家长的需求。比如有些家庭想去美国,有些家庭想去英国,他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其实方向性是不太一样的。

第二个考虑的因素是,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他的语言情况再为他做选择。比如有些学生的语言程度基本上可以达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那他基本上是可以申请很多申请难度或者是说对学生语言要求特别强的学校。可能有些学生,他从小在二三线城市接受教育,那他的语言程度可能和我们很多大部分的北京家庭的孩子来讲,可能他会有很大的差距。像这样的学生,我们给他去选择一个要求特别强、一个语言程度要求特别高的学校,这样不但是不适合这个孩子目前的教育需求的,反而很可能会打击孩子学习语言的自信心。所以说在这样的家庭面临选择的时候,可能我们会为他引入语言要求相对不是那么高,但是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对于学生的整体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强的学校。这样的需求,可能我们跟家长了解到以后,可能在为他做出的匹配和选择,就是相对更适合他的家庭的。

刚才讲到了倾听家长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比如说家庭距离学校的距离,比如小学入学阶段,孩子普遍都在6岁以下,我们为他选择一个学校,那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可能最好在40分钟以内的。如果每天上学和放而通勤的时间要2个小时以上,可能这么点的小朋友,他是受不了的。还有很多因素,比如说有很多的家庭考虑学费、课程体系,甚至还有对于未来出国的规划,我们把这个择校维度的概念引入以后,可能最后把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我们会做一份申请可行性报告,可能这个报告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和他的家庭需求、升学方向是相匹配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回答。而且刚刚也有提到,不仅仅要考虑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还要考虑他距离学校的地理位置。像在北京有一些划片,还有其它一些政策,这一方面对孩子升初中、入学申请规划,这方面您是怎么去考虑的呢?

唐敏:刚才您讲的划片政策或者是登记入学,还有初中入学的登记入学,包括小学入学的划片和多校划片等等这些教委出台的政策,对于我们国际教育的规划来看,这两年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首先,要从我们服务的客户的分布来看,可能大部分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2015年之前,甚至到2018年,到今天,我们服务的大部分客户,其实80%的来源都是来自二三线城市的,也就是说都是非京籍家庭。非京籍家庭在北京入学的时候,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加剧了他们在北京求学的难度了。我们最近可能在网上有很多这种讨论,非京籍入学难度比较热的帖子,其实无疑就是几个问题。如果这些政策出台,本来非京籍家庭进入国际学校,可能他没有特别高的门槛限制,比如说没有学区房、户口、户籍、社保等等这些对家长的要求,但是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对于非京籍很多家庭来讲,其实他们不光是一个学生要达到学校的入学标准,他的父母,比如说他的社保的缴纳地,包括他工作的地区,还有他租房子的时间、租房子的地点,这些其实都和孩子的入学是紧密相连的,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加剧了非京籍家庭想在北京求学的一个难度。

如果这样的政策出台,那我们的家庭应该怎么样应对呢?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去规划、提前去准备。因为提前规划和准备,我们不光是说跟着孩子做语言能力的提升,还有家长要做一些教委或者是国家政策方面的一些准备,比如说租房的期限,比如说社保期限,还有你工作居住证的时间,这些都是提前需要去准备的。

主持人:谢谢唐总。唐总,根据您的经验,像您以往做过的一些案例当中,哪种学校或者是哪类学生的升学经验,或者是升学规划是最难做的呢?

唐敏:一个学生他的升学规划,我们做的这个规划,一般都不仅仅是从学生本身的语言能力或者是他的背景文化提升这两方面的维度这么简单。我们做一个完善的、一个特别理性的升学规划计划,是有家长的规划,有对家长的探校需求,有对家长教学理念和教育理念上的提升,甚至是说加深他对国际教育理念和国际课程的认识,这是从家长的维度去看。

另一个是孩子。如果从这两个维度去看,什么样的难度对我们来说可能挑战比较大呢?

第一点就是家长提前规划的意识没有。这样无疑是给我们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果他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让我们把他家的孩子或者是他的家庭匹配到第一梯队的国际学校,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第一个就是家长没有提前规划的意识和概念,甚至是他在很多的学习政策上都不符合国家的要求,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挑战非常大的。

从第二个方面出发,一个家庭他能够拿到梦想学校的offer,是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和家长,还有我们专业的咨询规划老师,我们是统一战线的。所以说家长的配合度特别特别关键,如果家长不配合,或者是对于孩子整个升学的过程中意识不是很强烈的话,对我们来说挑战也同样很大。

主持人:谢谢唐总。还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从事K12升学规划这个领域大概有多少年?

唐敏:2012年开始,国际学校升学申请这个项目是刚刚有一个雏形,我们发现了市面上有很多非京籍家庭,他可能上不了公立学校,上不了比如海淀、西城区一些顶级的公办学校,那他的孩子未来可能又有出国的要求,家长特别是现在很多80后和90后的家长,他们本身也是有留学或者是在国外工作的经验的,他们可能想更早地希望让孩子接受到西方的教育,或者是让孩子有这种语言和环境,培养他从小比较好的语言习惯。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会发现很多80后的家长,他的超前意识是特别明显的,有这个需求。但是国际学校又面临着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比较新的一个行业,家长信息的匹配度,包括他对国际学校的认识、内部的考核方式、对家长的要求,都不是很清楚。从2012年底的时候,我们这个项目就正式产生了。也就是说开始升学规划这个项目,我是从它的雏形,看它一点点发展到成熟,一直到今天,大概有7年的时间。

主持人:确实是蛮长的一段时间。经历了这7年的经验总结,有没有一些建议给家长?

唐敏:确实有很多。在经历了数以万计的家庭,因为见的例子特别多了,见的家庭也特别多了,并且和学校合作也这么久了,我觉得从一个题外人的角度来看,在给升学规划家庭,给他们一些很中肯的建议的时候,有很多我觉得一些建议是可以给到家庭,让他们和孩子在升学规划这个路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的。比如我的第一条建议是我们在申请国际学校的过程中,其实是和学生申请美本甚至是美高的思路,和他的规划概念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学生能够拿到offer,一定是跟家长提前规划,或者是跟家长的超前意识是密切相关的,不可能说有一个学生想进一个美国的一个藤校,他只是说我今天想到了,那我今天递交个application  form,然后明天我就可以拿offer了,这根本不可能。所以说一个成功的规划是要从家长本身的意识先去出发的。所以说很多家庭在做升学规划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从家长先开始,而不是从孩子先开始。所以,家长的准备规划是放在第一位的。

第二个,因为很多国际学校在申请过程中,我们中国很多家长的意识都觉得可能我去参加个考试就可以了,他们往往就小视了、忽视了国际学校申请的难度和它的竞争比例,和它学生申请的人数。比如说我们第一梯队的国际学校,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组数据,小学入学的时候它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是12到15:1,也就是说12到15个孩子录取一个孩子,你就可以想象到这个难度有多大。所以说绝对不是我们家长认为的那种我只要提交个申请表,我只要去面试一下,我就可以顺利地拿到offer了,不是这样。我们不要忽视在国际学校申请过程中的很多难度,还有对于家长和学生的一些高标准的要求,这个是需要我们家长加强认识的。

第三个维度是,国际学校在面试过程中,它不光是要看孩子,它还要面试家长。所以,我们家长在孩子升学规划规划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参加学校的考核和面试的,甚至有些学校,家长需要直接跟外方的校长进行英文的沟通,这些都是我们家长需要提前准备的。

还有一个概念,逢一我们要提前一年。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升学规划有很多的时间节点,比如说一年级、初一、高一和大学的一年级,“逢一”,我们都要提前一年去规划和准备。为什么?因为逢一都是升学需求高峰阶段。比如说小学入学、初中入学、高中入学,都是升学规划高峰阶段。在高峰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在这么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就是需要我们提前一年去规划、去准备。

这是我从业七年以来总结的这四条,我觉得是最需要家长去借鉴和注意的几个点。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对家长的建议,我相信这四点对于家长来说会非常受益匪浅。

接下来请您给网友还有家长分享一下北京的国际学校最近这几年的整体趋势以及它的热点。

唐敏:北京国际学校从2015年以后,它处于的时期是蓬勃发展期。怎么个蓬勃发展呢?

第一,我们会发现2015年以后,有国际学校升学申请需求的家庭数量是猛力激增的。我们从2014年的录取比例可能是4到5比1,2015年可以达到10:1,2018、2019年可能达到12到15比1。所以说,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竞争激烈化,竞争是空前得激烈化的。顶级的国际学校的录取比例不亚于我们很多顶级公办,比如说人大附中、人大附小这些学校的申请难度。

第二个趋势,数量激增。还是以2014—2015年为一个时间节点,2014年可能我们面临的选择是比较有限的,但是从2015年以后,我们会发现很多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比如北京的朝阳凯文、赫德,比如诺德安达等等这些学校,都是后起之秀。所以,国际学校的数量也是非常猛烈地激增,我们家长的选择也是空前的广泛化,家长的选择可能就不再那么局限了。

第三个趋势是做升学规划的低龄化特别明显。我们还是以时间节点为例子,2013—2014年,那个时候是我刚刚入行不久,可能我接待的大部分的家庭,60%甚至是70%以上都是以初中入学为主,都是六升七或者是七升八这个时间结点。2015年之后我们发现升学规划低龄化特别明显,直到2018到2019年升学,我们今年大概接触的有200组家庭,80%的比例都是小学入学。所以,他们的提前时间至少提前了四到五年。

这是我觉得目前最明显的三个趋势。

主持人:像您刚刚也有提到,最近这几年国际教育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您的角度来看,全年龄段的升学规划的优势在哪里呢?

唐敏:全学段的规划,第一,可能家长的意识会和学生的成长路径是一起成长的。比如说他从小进入国际学校以后,家长的意识和他的视野,包括格局,就都是放在一个国际化的视野的维度去看待孩子未来的规划的,这对于家长来说肯定是好事,对于孩子的规划来说也是会更理性化,更精准化的。

第二,从全龄段规划,对于我们这样的咨询公司或者是咨询顾问来讲,我们可能是从2—3岁的时候,就为这个家庭提供入园服务,入园以后,马上而来的,两年以后他就面临着小学入学。他小学入学以后,可能直接会让我们去为他的孩子在初中入学阶段做一个规划,也就是说我们家长的粘性其实是特别特别强的,基本上可以从2岁一直给他服务到12岁甚至是13岁,目前就有很多家庭,从我入行到现在,跟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每一个升学的关键时间节点上都会听取我们一些专业的建议。这个其实对我们来说就是服务一个家庭,从小学入学开始,那他整个全年龄段的教育都交给我们来规划,家长的粘性其实是特别特别强的。

主持人:我们这边也了解到说精英博蒂是一个服务于0—18岁这个年龄段的升学规划,咱们这边想了解,您前面介绍的今年入学的这些案例,哪个年龄段最集中?而且您服务到这些人,他们的优势是什么?

唐敏:刚才讲了,我们今年录取的比例基本上第一梯队的这几个学校录取占到我们全部服务家庭的60%、70%以上,可以说成功率是非常高的。他们这些家庭,大部分的年龄分布其实都是在小学入学阶段的,我们服务200个家庭,可能140个甚至到150个家庭,基本都是有小学入学需求的,甚至再往前一点推,还有部分家庭是在入园阶段,也就是说他的宝宝可能刚一岁多,刚过完一岁的生日,他就为宝宝规划国际学校幼儿园的申请了。首先他们的年龄分布就都是在规划的时间节点,都是从4岁开始的,这是一个大的范围。如果要是讲到最小的孩子,我们就是从1岁开始,他规划国际学校幼儿园的申请。

第二,我们服务的这些家庭,他们的优势是什么呢?

首先,家长有一个提前规划的概念。

第二,家长的素质普遍都比较高,都是能够在学生的面试中可以给孩子加分的,不是那种减分的家长。

第三,可能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教育规划思路都非常清晰,他们是以未来的规划来反推孩子教育的规划和历程的。比如说有些家庭就以未来我孩子要去美国上学为前提,那我如果想让他上到一个美国比较top的学校,我怎么去反过来去规划孩子的教育类型。这是我们服务的家长的一些优势。

从我们精英博蒂来讲,我们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我们的咨询团队是非常专业的,因为我们讲升学规划行业,其实核心的部分是做规划,做准备,这就要求我们的咨询老师是需要有非常多的从业经验。我们首先咨询团队平均下来都是有3到4年的工作年限,我是在北京做升学规划行业最早的一波人,可能我就有7到8年的工作经验了。首先咨询团队的专业性,这是为家长保驾护航的一个团队。

第二,我们做小学入学甚至是初中入学,我们对于学校考核把握的精准性,还有招生形势把握的精准性,都可以为学生和家长在升学规划的过程中,做有针对性的准备,而不是普适性的准备。

第三,我们还有一个优势,我们在为家长做升学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是从申请到家长面试,到家长的理念,还有学生备考,是从一个多维度的角度去把家长申请的所有时间节点都把握到最专业化。

以上就是我们成功率这么高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确实听完您讲的这些之后,我对国际教育0—18岁这方面的服务又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咱们今天的《国际教育大咖说》就要结束了。

之后我们也会持续地关注精英博蒂,并且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国际教育的信息传达给我们的观众朋友们。

唐敏:谢谢。

主持人:谢谢您唐总。

唐敏:不客气。

(结束)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编:王铖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