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教育常青树:北京明诚尚金华校长

新浪教育


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中方学术校长 尚金华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国际教育大咖说》,我是主持人铖昊。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中方学术校长尚金华校长,请您跟咱们网友打声招呼吧。
尚金华:各位网友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尚金华,现担任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的中方学术校长。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41年半,担任校长20年时间,先后在北京东直门中学担任校长12年,在北京市第五中学担任校长、书记8年。2016年退休以后开始接触国际教育、民办教育,我也愿意把自己可以发挥的作用继续地发挥出来,能够在民办教育和国际教育当中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尚校长。
据我所知您曾经在担任校长20余年的时间中,曾经带出了像北京文科、理科、高考的状元、榜眼,有很多学生,也为世界的名校还有中国的名校输送了很多优质的生源。这在您今后在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的工作当中有何帮助呢?
尚金华:这也是促进我能够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过去自己没有涉猎过的国际教育进行一些探索的一个动力。所以,我退休以后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参与实践。正好明诚外国语学校成立,我就参与了这所学校最初的设计和最初学校的课程,以及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方面的论证,感觉自己还有力量继续地做贡献。
主持人:确实像之前以往的经验非常得辉煌,也为您之后在北京明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吧?
尚金华:明诚外国语学校地处朝阳区蟹岛园区内,环境非常好。这所学校是招收从2岁半的幼儿,一直到18岁的高中学生,这是一所K12学校。
主持人:K12。
尚金华:K12的跨度。明诚是2018年正式开学,现在学校有150多名学生,应该说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局。同时学校的设施比较完备,条件也比较优越,校舍也都是全新的,力求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
我们对老师的聘请也是严格把控,外教主要是通过和加拿大的新省教育局进行合作,建立一些国际化的课程。国内这一块我们主要按照人教版的教材,遵从朝阳区教委对教学的布置和要求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师从中教来看,一部分是我们新招的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也有一部分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同时也有,我们退休下来的有经验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学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在建立一个以特级教师为骨干核心的,专注于课程的研究,以及我们课程建设的这样一个指导性的队伍。
我们外教的聘任也是很严谨的,我们是从境内来招聘外籍教师。这些外籍教师首先第一个,他要有三至五年教育工作经验,要有教师资格证。同时我们优先聘请曾经教非母语为英语国家学生的外教。同时中教和外教集体备课,使我们艺术教育的教材体系和我们外教的教学内容能够进行更好地融合。
主持人:这样看的话,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真的是师资资源比较庞大,而且有着深厚的基础。是否可以请您再更深地介绍一下明诚的办学理念呢?
尚金华:明诚的办学理念,我们提出了“弘文明德,抱诚守真”的办学理念的基本思想。这里边也渗透着我们要实现中西合璧,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首都也能够接受到国际教育,同时也能够完成我们国家所规定的课程,使孩子们具有民族情怀,也有国际视野,成为未来终生的学习者。因为在学校里知识是学不完的,现在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我们终生来学习。所以,我们现在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要能够得到全面的有实效性的提升。
主持人:就是说让学生可以树立一种终生学习的观念,同时也可以融合中方跟西方的文化,在这种环境中去成长?
尚金华:对,因为世界对我们来说越来越小,我们随着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可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我们的一个突破点。
主持人:像北京的国际学校,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校也比较少,明诚区别于其它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哪些呢?
尚金华:首先,明诚沿着我们的办学思想之下,也结合我们的领导班子及其我们的一些老师不断地进行探索,我们感觉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愿意去使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前沿的、更超前的国际性的教育,也是他们能让孩子在未来提前得到一些提升和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想法。这其实和邓小平所提出来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现在也感觉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们体制内教育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是任重道远。我们现在的孩子在学习的阶段当中,我也回顾我自己在做校长的这些年,以及我教书的那些年头里,感觉我们的孩子有些方面不够幸福。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教学的时间,我过去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每天我的作息时间跟我们的孩子差不多,我每天早上坐地铁去到学校上班,这个时间我是每天应该在6点钟之前就要从家出来,一个小时多一点到学校。我在车上看到的主要是学生,高年级的孩子们,有的在补作业,有的在背单词,有的是趴在椅子上还在抄写。小一点的孩子,我看到我们的家长手里端着牛奶,孩子手里捧着汉堡或者面包,靠在地铁的玻璃上边眯着。因为那个时间,6点钟左右的时间,孩子没睡醒。我们想这一天我们的孩子从5点多钟起来,一直到下午课外活动完了以后3、4点钟才放学,再回到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再加上回家有的孩子还要做作业,他们的睡眠是不足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孩子从时间的利用上来说是痛苦的。
从作业量、考试的压力,以及我们存在的拼分,在从家长给孩子报社会上的各类补习兴趣班,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造成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疲劳、很痛苦的这样一个事情。我们一直到高考前,高考阶段对学生来说如临大敌,我在一个微信里边看到一篇文章,宣传一个学霸,他在三年高中所做的各种卷子落起来,差不多占据一面墙。这个孩子做这么多东西,我就觉得是不是一定要用这种题海式的方式来完成我们的教育?
作为国际教育来说,我们在这上面应该有所突破。所以,我们学校提出了“幸福教育”的这样一个观点,让我们的孩子在愉悦的环境,在快乐的方法的教授下,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说到我们学校和其它学校的不同,首先我们现在从我们的办学理念出发,我们很关注孩子的真善美的培养。真善美怎么去体现?现在中央也提出来孩子的核心素养教育、综合素养教育,作为素养,我们认为从真善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是科学,科学追求的是真。第二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追求的是美。再一个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追求的是善。我们觉得通过真善美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中得到快乐。在这里我们学校在科技教育上用了很多方法,比如我们举行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尝试创造,像我们做意大利面桥梁的比赛,比如说孩子们在植物园里边养蚕宝宝,种植各种蔬菜,以及我们孩子动手做各种模型,做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的模型等等,让孩子们在这些学习当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去成长,让孩子在快乐当中,在幸福的环境当中去成长起来。
另外一点,在美誉教育上。我们1—3年级钢琴课全是免费的,我们开设了18个钢琴教室。我们课后所有的孩子都要参加艺术社团的ASA的活动。所以我们这一年多来已经看到了我们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在艺术的追求、艺术的塑造以及艺术的创造上,孩子们是非常高兴的。
另外一个就是说从人文,我们特别是通过我们民族传统的国学,包括我们的一些民族的非遗的一些东西的传承,和我们欣赏、学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我们孩子的人文情怀。
我觉得我们这个学校在这个上面可能做得更多一些。
主持人:明白了。像您刚才说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去成长、去学习,同时要培养他们真善美,是从个人品质和性质方面去培养。像咱们在中外课程当中的平衡是怎样去做的呢?
尚金华:中外平衡,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将来是瞄着要出国深造的。
主持人:留学。
尚金华:去留学,到国外去读大学的,是这样一个想法。我们现在让我们的孩子,一个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我们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完成我们义务教育国家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这个比例上应该说是5:5的比例,中文的课程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们也把我们的一些国家规定的课程也采用一些外语教学的方式,比如说我们选用了新加坡的数学教材,这个教材难度和我们国家的教材基本上接近。这个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主干是在我们的义务教育上,但是在语言的铺垫上,学生可以在浸润的环境当中学习,所以我们实行的是中外班主任共同管理及教学。外教班主任和我们的孩子是朝夕相处的。在这种环境当中,他又有相当一部分外教的课程,所以他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到了初中阶段,相对来说我们的一些课程就进行整合了,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做一些整合,也通过双语教学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刚才谈到的,我们关注孩子们课余的那些活动、课余学生的兴趣培养,在这方面给孩子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应该说是在一个比较宽松快乐的环境当中。再加上减少了选拔性的升学考试的压力,也就是中考、高考,我们在课程的再造上,我们有了已经宽松的空间。所以,在这上头是作为民办学校的一个优势。
主持人:确实,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孩子全面发展,同时可以给他们减轻压力,他们身心平衡发展。现在您刚才也提到中文课程是要对教育局的大纲负责,他们要求什么咱们这边也是给投入的。像现在是建国已经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了,咱们这边的民办学校有哪些突破和进展?
尚金华:应该说我们新中国(成立)70年,确实创造了教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从我自己回顾这70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由受教育的小众群体,变成我们现在的全民教育。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的这种普及性的扩招,以及我们现在的国家科技研究水平的突飞猛进,应该说是中国创造了奇迹的。但是我们的教育,我觉得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是高度关注到了,特别是近些年来极力地在推进我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的这个改革其实也有很大的阻力,比如说我们现在仍然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全国的绝大部分的受教育的人群都要通过高考这条路径,这个路径在课程设置,只要是人才选拔教育就有竞争,这种竞争造成学校之间相互的比较矛盾的竞争,包括家长、孩子,我都亲身感觉到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像今年高考的时候就提出不宣传状元,但是仍然下边的力量,学校也想办法去怎么宣传,家长们也还是在跃跃欲试,明年我的孩子会怎么样,群体会怎么样。家长特别典型的一句话就是说“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还有一些极特殊的例子,晒孩子。我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了,我在群里晒。我前不久也看到一个,说晒的这个被群主给踢出去了,他就是心理不平衡。我在做校长的时候,对我们每年高一的学生都会讲一句话“学习合作才能成功”。所以我说“独学无友,孤陋寡闻”,这句话我讲了20年。我觉得我在位时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合作的结果。所以,孩子合作才能成功。
我觉得我们现在这个问题,高考指挥棒下竞争多于合作,这是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刚才谈到了我们学校的一些设想,我们的这个设想,我觉得是在建国70年的过程当中,在公立学校体制内学校不能在根本上进行这种变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所以,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可以突破一些限制,现在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保障,同时也有我们比较成熟的一些民办学校办学的经验,国家在对外开放的政策上也给我们开了很大的口子,特别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家长的经济实力可以协助我们共同来支撑国际教育发展的资金。这些从多方面来说,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个任务。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民办教育有条件、有责任承担起排头兵这样一个作用。这一轮国家的改革民办教育应该走在前面,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也希望我们的民办教育的同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研究,携手并进,不是竞争,是合作的,去承担历史的责任。
这是我的想法。
主持人:确实,您说的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像西方的教育确实是以合作为先,中方像一些中考、高考可能是从本质上就导致了这个矛盾点所在。您做这些民办学校教育当中,对家长有没有哪些建议呢?
尚金华:我们的家长首先一点,就是不是旁观者。因为我觉得尤其是国际教育和私立教育,有的家长是事业负担比较重,无暇顾及孩子,有的是想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作为教育来说,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谁的责任都不能忽略。所以,我们专门和我们的家长组织了沙龙活动,定期我们来做一些沟通。我们的家委会也参与学校的一些工作的筹划和组织。同时我们也提到,我们的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我们家长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是我多年的一个经验,这是一点。
第二点,家长不要过于干预孩子。家长有人说是叫“绑架教育”,有人叫“干预教育”,我倒不这么看。但是我觉得家长尤其是一些全职妈妈,有的全部精力都在孩子身上。刚才我谈到,一个是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一个,我跟孩子共同起跑。孩子学钢琴我也学钢琴,孩子做题我也陪着做,当然有的家长说我错了,初中以后我陪不动了。我觉得家长应该是用一个长者、指导者,帮着孩子梳理他成长的道路的一个角色,我建议家长在这上还是要给孩子做出榜样。
另外,家长确实要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了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条件的家长,这种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比较超前的家长,能够再从更深层面上给我们的孩子一些指导和帮助。
这是我的几点建议。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尚老师。像在现在的环境,确实是很多家里面有条件的家庭,一般都会给孩子投入大份额的教育,同时咱们可以看到,像一些明星,比较重要的公众人物,他们也都会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非常感谢您今天给咱们的分享,也相信各位网友在听到咱们的分享之后,能够对国际教育、对明诚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
今天咱们的节目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尚老师。
尚金华:谢谢各位网友。
(结束)
责编:王铖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