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在读人数增长的背后 隐藏着怎样的教育理念

新浪博客

关注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有将近60万人在国际学校读书(含小学、初中、高中)。

国际学校的在校人数持续增长,这背后原因除了人民收入增长之外,国际学校教育理念与国内填鸭式的教育冲突是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当看到 “国际学校”热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费时费力还费钱的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呢?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小游跟大家分享一下国际学校家长的心得,来听听他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

1、是为了让孩子出国留学吗?

说实话,这事关键还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从他7、8岁开始,他就是个“小大人”,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去哪玩都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多数时候,我们做和他有关的决定,都要和他商量。

当他做决定时,我并没有感觉自己失去一个家长的权威,反而很高兴看到这样。孩子的能够独立思考,自己做选择,我相信他的未来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对于出国,他的态度很开放,也充满不确定性,面对一个不甚了解的国度,甚至还可能会长久生活,一时难以抉择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我本心是希望他出去走走,见识见识,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让他能够明白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很多优秀的人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学习。谦虚请教不是自我的否定,而是更好的前进。出国留学并不是初心所在,而是给孩子多一个了解世界的机会。

2、那是为了面子?

还好没朋友这么问我,不过我大概想得到,会有人会这么想。

有这想法当然能理解,不过如果不是一个段位的人,人家要拿这种维度去评价你,就随他去吧,何必把时间浪费在对你不重要,你也不在乎的人身上呢?

自己做的事,做的选择,自个负责,自个清楚就行,从不会为这种事去辩白。

3、究竟是出于什么理由呢?

为了孩子的自信,作为大人,我知道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源于能接纳自己的不足。但孩子的自信,更多需要外部的认可,而不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肯定。

他们还渴望其他同学关怀,渴望老师的认可与注视,需要各种鼓励,但国内学校的老师,我得说,大部分老师,可能还是认可和注视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成绩论英雄嘛。

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些人格特质多么优秀,我不想他在叛逆多变的青春期,因为缺乏鼓励和关注,而郁郁寡欢。

老师的陪伴照顾对孩子的成长相当重要,在国际学校,一个班就十来个人,从概率上说,得到老师照顾和关怀自然要高很多,老师分配在你身上的时间也足够多,加上他们懂得如何鼓励孩子发挥特长,我相信这有利于孩子自信心培养。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勇于去和这个世界接触,我很看重他自信心的培养,无论他以后选择什么职业和人生,但我非常不愿看到我的孩子,因为缺乏自信,而怯于和人打交道,成天抱着电子产品,沉迷自己不良嗜好,做一个死宅。

为了孩子的健康,如果要让我选择要一个聪明的孩子,还是要一个健康的孩子,我还是希望他能有健康,我宁愿我的孩子什么都没有,也要健康平安,到我这年纪我就明白,健康和时间是最宝贵的,其他所有都是其次的。

健康分两种,一种是身体的健康,一种是心理的健康。

不管哪种健康,国内学校的老师都缺乏关注,我们上体育课,就是放风课,玩耍课,心理课更别提了。

但国际学校的健康课,会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比如发生火灾怎么自救,遇到车祸怎么处理,我觉得这是孩子教育中首要的。

虽然我孩子心态非常好,但这种事,就怕万一。有些安全教育,是家长言传身教,有些安全教育,得专业老师来普及,这是我做不到,只能拜托学校老师了。

为了更多可能性,最重要的一点,我放最后说。我相信很多家长也是出于这个目的送孩子去国际学校。

有人喜欢没选择,一切让人安排好就好。这种人我认识很多。有人喜欢有选择,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偏偏我儿子就是这种人。

国际学校虽然能够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适合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至于孩子适不适合,我们只有体验过后才能够知道。

本文转载自《SAC游学汇研学旅行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编辑:朱紫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