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政治考纲变动 这些有可能会考

新浪教育
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章 节 |
2021年大纲 |
2022年大纲 |
说明 |
第一章 第一节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原说法: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
删掉了:“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这句话。 |
删除 |
删除内容: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漏出……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
最新表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社会两极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
删除和新增 |
|
第一章 第二节 |
无变化 |
||
第二章 第一节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说法: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
最新表述: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理解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前提 |
替换:换说法 |
删除内容: 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彻底删除 |
删除 |
|
原表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
最新表述: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
变说法:“唯一”换成“共同” |
|
原表述: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
最新表述: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
对原来表述的修正 |
|
原表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
最新表述:一切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变说法 |
|
原表述: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飞跃,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这种飞跃和区别归根到底是人通过实践完成的。 |
最新表述: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 |
删除:“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这种飞跃和区别归根到底是人通过实践完成的。” |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删除内容: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
删除列宁说的这句话 |
删除 |
|
原表述: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最新表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活动。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替换原有表述 重点关注 |
|
第二章 第二节 |
无变化 |
||
第二章 第三节 |
增加习近平一系列表述 |
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关于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论述,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提高历史思维,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把握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增加 |
第三章 |
无变化 |
||
第四章 第一节 |
无变化 |
||
第四章 第二节 |
无变化 |
||
第四章 第三节 |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原标题: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
新标题:习近平关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论述 |
更换标题,并无实质内容变化 |
第五章 总述部分 |
原表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
最新表述: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换说法:强调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
第五章除了总述,一二三节都无内容变化 |
|||
第六章 |
无变化 |
||
第七章 |
无变化 |
||
第八章 |
无变化 |
||
学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章 节 |
2021年大纲 |
2022年大纲 |
说 明 |
第一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二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三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四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五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六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七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八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九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十章 第一节 |
1。贯彻发展理念 |
1。立足新发展阶段 一个大国的发展、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必然要在阶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
此处为新增考点,为重要考点
|
1。贯彻发展理念 第一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遵循。
最后一段: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2。贯彻发展理念 第一段及最后一段更改文段表述 第一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式进行。。。。。新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引。
最后一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 |
“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头和结尾总结表述发生变化,要求掌握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及共同富裕问题 |
|
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基本经营制度
第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布局
|
5。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第三,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第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此处考点共有四处变动,两处改动,两处新增:
针对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点及第三点其内容表述皆有更新
另新增“市场体系” “政府职能”两点内容 |
|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 。。。。。。 。。。。。。经济质量优势。 |
3。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进程。。。。。。 构建新发展格局。。。。。。 。。。。。。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
此处变化两处:
1。删去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点内容,并将其部分内容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合
2。此处新增构建新发展格局考点,着重强调其原因、措施及一些关系等内容 |
|
4。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大湾区发展 |
6。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再延长30年
第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协调发展 |
此处第三点删除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语段,非重要内容,无实质性影响
第四点内容表述变化,重要知识点记忆
|
|
|
4。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发展。。。。。供需动态平衡。 |
此处考点内容为新增重要考点 |
|
第十章 第三节 |
4。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
4。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此处考点表述变化,重点说明文化产业发展,也是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第十章 第四节 |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段) 第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整段) |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第三,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整段) 第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整段) |
新考纲表述更加完善,更加全面。 |
|
2。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
此部分内容删除 |
|
4。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第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三,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第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幸福感和安全感
|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第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第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五,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五点内容表述的新变化,主要是增加了“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等内容
2。删掉最末总段,无实质性影响 |
第十一章 第一节 |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第一节内容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更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重要考点 |
第十一章 第二节 |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4。推动全面开放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法律和规则体系 |
4。推动全面开放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展会平台作用 |
此处表述变化,重要考点 |
第十二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十三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第十四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章 节 |
2021年大纲 |
2022年大纲 |
说 明 |
|
第一章 第一节 |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
新增三个小标题,内容无实质性变化 |
|
第二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三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四章 第二节 |
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增) |
新增(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
第五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六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七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八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九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十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十一章 第三节 |
三、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5。 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删除) 6。 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
三、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5。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原第6点知识) 6。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新增) |
新增6。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 |
|
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章 节 |
2021年大纲 |
2021新大纲 |
说明 |
|
绪论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一章 第一节 |
一、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科学理解人生与人生观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思考人生的意义,……又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一句发生变化
|
一、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科学理解人生与人生观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对自我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
表述变化 |
|
第一章 第三节 |
三、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3。成就出彩人生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
三、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3。成就出彩人生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
表述变化:删除“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第二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三章 第一节 |
一、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3亿人民 |
一、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4亿人民 |
表述变化:“13亿”修改为“14亿”(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原文中的“13亿”不改变) |
|
第四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
第五章 第三节 |
三、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3。职业道德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③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大学生应当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社会实践……升华和提高。 |
三、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3。职业道德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③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工作岗位积累了实践经验。 |
表述变化:删除了句末一句话“大学生应当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社会实践……升华和提高。” |
|
第六章 第二节 |
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法立法……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表述变化: 1。 句中增加“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法执政” 2。段尾增加: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因此,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完善宪法监督。 |
|
第六章 第二节 |
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2)民法商法 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起统领作用。……建立和完善了婚姻家庭制度。 |
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2)民法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包括7编,即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84章1260条。民法典实施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建立和完善了婚姻家庭制度。 |
实质性内容变动:新增民法典内容 |
|
第六章 第三节 |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
新增1个知识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
|
第六章 第六节 |
六、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2。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1)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①政治权利②人身权利③财产权利④社会经济权利⑤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
六、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2。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1)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①政治权利②人身权利③财产权利④社会经济权利⑤宗教信仰自由⑥文化教育权利 |
实质性变动:5点变成6点,其中第五点表述变化 |
|
学科: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
2021考研大纲 |
2022考研新大纲(除年度间变化外其余无变动) |
|||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年度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年度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
|||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级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级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具体变化之处: 《大纲解析》具体内容细节变化之处:
“(一)两极格局解体中的2。国际经济格局”下,其中一段的表述变化:“亚洲四小龙”变为“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 “(六)区域经济一体化3。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1)欧洲联盟”下删除两处:一处为,“至今,欧盟由最初的6国发展成为现在的28个国家。”另一处为:“欧洲的发展走到一个关键路口,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面对英国脱欧后的新变局”。 “(六)区域经济一体化3。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下,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一处时间变化:由之前的“截至2014年9月”变为“截至2021年6月”。删除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在全球中的地位的一句话。新增一句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3个观察员的内容。并将之前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习近平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删除,替换和更新为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习近平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八)大国关系”下新增对特朗普执政的描述:“特朗普执政四年,给中美关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新增3段关于对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从宣誓就职到今对华的一系列行为描述。 “(八)大国关系中(4)中俄关系”下删除一句:“俄罗斯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意同中方一道,加强经贸、科技、能源、航天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和民间交流。” “(十三)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下新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及其在会晤中习近平发表题为《守望相助共克疫情 携手同心推进合作》的重要讲话。
|
供稿:文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