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考研

跨专业考研:我们仨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跨专业考研,我们仨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1

2015年寒假,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出来约打台球的时候,老四在一旁轻描淡写地问我:“怎么样,想好要跨考么?我准备考S大,我要做一名哲学家。”依然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午后的阳光打在他那张小白脸上。那一刻我有些懵逼,这家伙脑袋不会抽住了吧。

“开球”,老四一杆漂亮的“神龙摆尾”将桌上的最后一颗球打入洞口,动作一气呵成。他目光直视远方,我仿佛从中看到了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和孔子、孟子、王阳明,他真心像一名未来的哲学家。

“跨就跨,只要是人文类学科都可以,文史哲不分家,不过我暂时还没想好考什么。”时至今日,我已经忘了自己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么一副模样,应该也是信誓旦旦,当然还要斩钉截铁。

那时的我们都还是工科生,在某不知名的二本院校做着春秋大梦。我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每天在实验室忙碌,主要就是和各种实验仪器打交道。经常会为了配置某一种试剂而焦头烂额,抓耳挠腮,最后却还是发现自己标错了度数。老四当时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这可是个抱金砖的好专业,现在随便拎一个出来起薪就是20万往上。不过他对这个专业也不敢兴趣,每天忙着在自己的书法社写字。每次打电话过去,肯定就是在练字。老三从小家学渊博,高中时期作文经常被老师贴在墙上当做范文。我与老四在成绩单的末尾常常幽怨地望着榜单前几位的老三。考高的时候,老三顺利考取一本院校,进入一所大学读了土木工程业。

大四的日子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飞快,离家前夜,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老M同学彻夜长谈后,我下定决心选择了跨考历史学。

当时在夜里,我暗自告诉自己,如果错过了这次跨考机会,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我自认为幼年时期还是读了几本历史书籍,对于历代历史学大家如数家珍。大学三年来稍有闲暇时间,我便会躲在图书馆翻书。大三上半年做过一次专业的性格测试,数据显示自己选择研究与分析这一行业还是比较合适,应该是可以和书本以及一些数据打交道,做一个研究型人才。打定主意后,和老爸摊牌。父母支持,此事便正式敲定,当时已经是阳春三月,春光大好。 

随后而来是漫长的煎熬期,最难的是如何把那颗野了三年的心静下来。 

回到学校,我推掉所有的学生会、社团工作,重新开始跑步。在图书馆借了满满一桌的历史学书籍,向Z学姐借了考研的教科书,同时咨询了当时校内某考研机构的老师,在网上有这么段对话。 

“食品跨考历史,四级过了没?”

“没有。”

“你的历史功底很好么?很多科班的历史出身每年都很难考上。”

“没有很好,7、8年不看历史了,我是理科生。”

“哦,那我觉得你基本没戏,不要以为一时的兴趣能够让你成功,还是好好考食品专业吧。”

我没有回复他,默默地保留了这段聊天记录。这些话,我没对任何人提起过。

昨天看见紫薇姐姐的动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是耻辱。”我默默地点了赞,有些东西自己知道就够了。

进入5月份,各大院校的研究生录取工作基本结束,我联系了成功考研的历史学专业的学长学姐,从他们这里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建议和意见。我当时一心渴望去华中地区某师范类院校学习中国近代史,M学姐报考该校被刷。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很多道理,热门历史学类的师范院校相当难考,比一些985院校都难。我当时听得懵懵懂懂,满口答应,对自己的考研前景有了一丝担忧。

6月是离别的季节,送别了一众学长学姐,我们正式成为大四党。

备考四级的某个夜晚,老四打来电话询问近况,同时透露了他想要考书法专业的想法。我心里有些激动,但是嘴上还是开着玩笑:“书法,学出来一起开个培训班。”他在电话那头很认真:“我们一起考N大吧,真的很不错。”N大是艺术类高校中的翘楚,本身也是985顶级名校,我内心有点自卑:“你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定学校啊,选择很重要的。”说出这句话时候,我一刹那有些吃惊自己的想法。量力而行,什么时候成了我的价值观。 

“嗯,我知道。反正我是要考书法专业了,确定了,不想其他了。”

“嗯,好。加油,我还是历史。” 

3

7月的L市,天气在北方来说实在不能算太坏。整个假期我没有选择回家,一直在学校待着按部就班地复习。此时才得知老三的身体要动手术,虽然早知他高中时期就一直配合治疗,只是没想到最后选择在这个时间开刀。

“医生说,不能拖了。”

该来的,就随它来吧。

老三最后选定了教育经济学专业进行跨考,同样选定华中某高校。可能是命中注定,我们三人最终都走上了跨考之路。

暑假在学校的日子非常苦,经常停水断电,无法洗澡。学校选择在假期进行大整修,一条自来水管成了全校考研学子的救命稻草,缺水的日子里大家每晚都头顶着脸盆去水管处接水。由于水管在地下管道中,我们还需要跳入1米左右深的地坑中接水,大家苦中作乐,好不热闹。

接到老Z电话是八月初的一个夜晚,我正在学校操场跑步。暑假的学校操场静得出奇,只能听见周边小河中青蛙的鸣叫以及远处乡村中的狗吠。

“老三手术做完了,一切顺利。”

“嗯,好,真好。”我当时只挤出这几个字,内心真心替他高兴。

8月底回家,看望老三。他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聊起考研,他说继续坚持吧,看能学到什么程度。记得当时送了一本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给他,从理科生跨行到文科生,王小波也算是我们的前辈楷模。

进入10月,身边很多人因为坚持不住选择了放弃,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疲劳战,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对抗。每天6点30教学楼开门的时候就守在外边,中午也不回去,一直到晚上10点30才从教室匆匆离开。我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计划,合理休息,安排时间。

此时得知老四已经将学校改为帝都某校,专业没变。而我此时还在为学校的事情举棋不定,考研过程中结识的研友水平明显高我一个层次。月中一位老师的讲座将我从现实拉回,历史学如何为社会所用。我开始进一步考虑自己未来的规划问题。此时老M同学推荐了本省的S大,虽然是一所双非高校,但是历史学科根基深厚,名师众多,值得报考。我在认真做了权衡之后,将目标院校锁定。

后来的3个月,就是丧心病狂地学习、背诵,重新回到高考模式,同时要注意身体的保养。

北方的12月,冰寒刺骨,马上就到了临近上战场的日子。圣诞前夜,我们三个跨考生窝在一间小旅馆中冻得瑟瑟发抖。由于该考点的网上查询系统故障,我们一直到下午才知道自己的考点,此时周围已经无房可定,只能找到一家小旅馆住宿。

考前一天夜里,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拿起手机,我发现几个发小早已在微信群里嗨了起来。大家当年在同样的城市,同样的时间参加中考、高考,如今身在异地,却依然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第一天上午考政治,马马虎虎。下午的英语考试费光了我所有力气,晚上吃了一顿饺子补充能量。第二天上午的专业课写到手抽筋。

中午11:30,准时走出考场,我告诉自己,一切都结束了。   

4

S省考研成绩出来得最好。正月初八的早晨,我和老四在外地游玩。一大早起来考研群炸了锅,我才知道成绩已经公布了。我淡定地掏出手机开始输入准考证,老四给我念,我的手抖着一直输错,直到第三次才输入成功。回想起来,高考的时候查成绩都没这么紧张。

成绩尚可,我最担心的英语考出了有史以来最佳成绩。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中午的时候,老四的成绩公布,放在往年也是稳稳过线。

三天后,老三所在省区成绩公布,他是我们三个中初试成绩最高的。

这只是第一关,还有更为残酷的复试在等着我们。

3月底,我顺利来到S大参加复试。尽管考试前拼命复习,可我还是没有想到面试老师直接问了一个史料题。所有的运气在此刻全部失效,此时的我对于史料根本一窍不通。结结巴巴地回答完问题,我狼狈地走出了面试考场。

老四在帝都复试,一个人蜗居在不足5平米的小居室,整整一个月,跟随一位老师做复试的基础训练。不大的小窝里都是他的毛笔字帖,每个字都被抠出来贴在墙上认真临摹。考前一天,在朋友引荐下他去拜会了该校的一位老师,老师看了他的字后指着鼻子对他说:你们跨专业的考生基础太差了,考上的几率几乎为零。我不知道他怎么回到的住处,后来看他的微博,想来是大哭了一场。

老三的复试是我们几个中最难的,全程英语口语面试。他说他居然用YES和NO就应付过去了,我想这是他谦虚的话。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说感觉笔试做的不好,可能被刷。

他们复试要10个人,他的初试刚好排在第10名。

我们复试要26个人,我的初试成绩排在第25名。

有些事情,过去了才知道过程真的比结果重要。

收到录取通知信息是在我们的考研群,一位研友把录取名单拍照放在了网上,我排名上升到18名。老四略微迟一点,但也在几天后看到第一批录取名单,赫然在列。

收到老三短信是在一个午后,我刚刚吃过午饭在阳台晒衣服,一刹那有些头晕。短信内容:“老五,我笔试挂了一门,被刷了。”我随手拨通老三电话,电话接通那一刻又不知道怎么讲。

“真的,已经出名单了,没有我。”

“那怎么办?”

“二战吧,或许。”

我至今无法想象当时的他是怎样的心情,本来带病作战已经很累了,得知这个消息岂不是要心碎。语言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他这一年来经历了多少痛苦,我们看在眼里,只有他自己知道。我胡乱安慰了几句话,自己都觉得说不出口。

故事讲到这里可以结束了吗?NO,三天后,又收到老三微信:我又被录取了,有个学生弃权,中心空缺了一个名额,院长把我要过去了。

至此,我们仨,圆满。

幸运儿并不多,可知能否算我们几个。 在每一次命运逼着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多去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是否真正想学这个专业,想做这个工作。

跨专业很难吗?但是当你跨出第一步的时候,这个命题其实就已经被踢开。 我不支持盲目的跨专业,我希望你们在做出这些选择的时候,能够认真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是否足够热爱我要跨的专业,是真的喜欢。

2。我是否考虑清楚自己愿意在这个专业领域保持热情并且献出自己的下一个3年后者更久,而不是像大学里面一样浑浑噩噩度过4年。

3。考虑你自身的实力,自己是否可以对所跨考院校做出足够的预判。

当时我做了我认为最正确的一个决定,起码在现在看来,我依然相信它是最正确的决定。

作者介绍:

大房子,一个行走在理工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平凡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