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考研

2019年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课程报读解析

新浪教育

关注
香港浸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暨传理学院副院长刘志权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新浪教育会客厅》。今天我们的访谈间邀请到了一位重量级的嘉宾,他就是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暨传理学院副院长刘志权先生,同时他也是香港媒体的资深工作者,欢迎您!

刘志权:新浪网友大家好。

系列访谈之一《缘来浸大》

主持人:在节目开始之前想先请问一下您,很多内地的学生对香港浸会大学不是很了解,特别是“浸会”两个字可能有误解,觉得是不是和教会有关系?能否请您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刘志权:香港浸会大学在1956年成立,的确它成立的时候是由一个浸信会教会成立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它现在已经是一个公立大学,与其它的香港公立大学是一样的性质。因为我们要尊重它的历史,所以“浸会”这个名字没有改,可是当年的教会已经没有直接管理这个学校,我们的校董会上有一个牧师,他是代表教会,但是全体的管理人员都跟教会没有关系。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的介绍让我们重新认识浸大,我们知道它的前身跟教会有一定的关系,但经过演变已经完全是一所公立的大学。那么它的培养的特色是什么呢?

刘志权:培训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有一个政策,每一所大学都有它的定位,我们的定位就是一个“博雅教育型”的大学,很注重培养学生全人教育。我们不只是训练他专业知识的技能,我们还要非常重视德育、做人的品德、品格、修养各方面。所以,我们很注重所谓的通识教育,就是基础的哲学、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学习,这是我们的特点。

主持人:谢谢您的介绍,我们其实也是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它在专业优势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刘志权:我们大学有很多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还有社会科学院和视觉艺术院。每个院都有它的特色,比如说文学院的音乐系是非常强的,历史悠久;我们的工商管理学院得到国际上三大顶尖认证机构的认证,这是全球少于1%能够获得三重认证的商学院;我们中医药学院用最新的方法把药材分类做得很好,老师专业论文发表世界领先。我们的传理学院更“牛”,在香港是很出名,毕业生已经有一万多,多年来在香港、在内地的媒体都非常有成就;我们的理学院很多教师拿发明奖;我们的视觉艺术院是香港少数有教艺术课程的,像雕塑等各种方面创意都是非常强!

主持人:嗯,据我所知您也是传理学院的优秀校友之一。

刘志权:对,几十年前我作为一名学生在当时的传理系念书,后来被派到香港最大的英语报章《南华早报》做实习的记者,二十几年之后离开的时候是总编辑,我很开心母校给我很好的教育令我成长。

系列访谈之二《报读解析》

主持人:目前正值研究生报考季,那么在2018年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的招生和录取情况怎么样?

刘志权:我们浸会大学今年从内地收到的申请11000左右,录取数约1900,比去年增长了15%。

主持人:据我了解在香港读研究生是分为修课式研究生和研究式研究生,想知道这种和我们内地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刘志权:是有一点区别,其实香港的学习跟英国、澳大利亚的很多大学是一样的。

修课式研究生的课程适合念完本科,对其他的专业学科感兴趣或者想从事其他领域的同学。比如学文学的想做新闻,读理科的想做环保。这时你已经有本科的积累,学习的时候会更上一层楼。这是修课式的课程,集中提高同学们专业的知识,好处是一年就能念完,跟英国、澳大利亚的很多大学安排都是一样的。

研究式研究生,适合一些学生希望做学者、做研究工作,通常收他读两年制哲学硕士的课程,他读得好,再读博士的课程。

简单来说,修课式研究生的课程是同学对某个专业有兴趣、想从事某一个行业;如果要做学术研究工作,那么就可以念研究型的硕士课程。

主持人:针对人群不一样,自己的追求也不一样。

刘志权:是的,另外修课式的研究生课程也适合一些工作几年之后,发现他工作的那个行业跟原来他本科的课程不一样,他想补足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再去念这个课程。

主持人:既然谈到了两个课程的区别,那我们想知道他们的申请条件有哪些?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刘志权:申请方面的材料大家都可以在网上去申请,一般来说修课式的课程需要满足本科学历,成绩要好。因为香港的大学都主要是用英语授课,所以你的英语要过关,雅思成绩要求6.5,托福79分,这是主要的条件。

研究生式的课程也基本差不多,因为他要长期从事研究的工作,可能更倾向于成绩更高,学习成绩非常好,语言成绩天赋要非常好才行。

主持人:您刚才也说到雅思、托福的成绩,我在这里其实特别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从内地到香港读大学,每个人都要克服语言难关,您给我们分享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吗?

刘志权:的确对英语的要求应该是比较高的,同学们在内地念本科的时候,通常英语是作为一门课来学习。但是到了香港,毎一门课、使用的教材、教师授课、写文章、做报告都使用英语。所以,我建议同学在内地学习英语的时候,除了用课本来学习之外,还要多看看实际人家是怎么说英语的。平时多看英语的电影、电视剧,还有英文刊物,比如《China Daily》,也可以多看央视国际频道,真真正正能够领略人家真的怎么去用英语。

系列访谈之三《学在浸大》

主持人:我们想了解一下读研究生这一块有没有什么奖学金的设置呢?

刘志权:奖学金方面,每门课程都有一些奖学金,申请的条件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在网上详细看。

念研究型的博士生,香港以外的学生,如果你的成绩非常好,香港有一个博士生研究计划,政府会给奖学金,每一个月25100港币,足够你在香港的生活支出;假如你是念研究型的硕士生就少一点,16600港币。

主持人:看来只要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去努力,其实还是可以争取的。

在我们看来,在香港能读书可以和国际接轨,那在浸大念研究生,他的国际发展方向和留学是什么情况呢?

刘志权:对,其实我们都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时候,希望是跟着国际趋势走。修课式研究生,因为课程比较短一点,所以交流的机会可能不是那么多,但是有很多的课程,比如在假期的时候也有一些海外的考察团、有个别的课程安排学生短期到外地去学习。我们有部分课程是香港浸会大学与国外的大学合办的,也规定有一半学习的时间是在国外。研究型的研究生方面,我们已经规定念博士期间,学校安排至少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在国外的大学去学习,所以跟国际接轨的机会还是挺多的。

主持人:您刚才也说到关于香港浸会大学一些出国深造的机会,请问一下您是如何看待内地生去香港求学的热潮呢?

刘志权:我觉得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学习,不管你到哪里都有好处。香港由于历史的原因,国际化的程度比较高,用英语的普遍程度、跟国际接轨走得前一点。同学去香港,除了是学习专业的技能之外,最主要就是你在一个新的地方去感受生活、学习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自己有教内地的同学,我听很多同学说他们最大的感触是学习的方法很不一样。比方说我们很鼓励同学有意见、创意都去尽量发挥,老师不会说你应该这样,这个答案应该是这样子。我们就会说“你怎么想的”,我们希望同学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方面。他们毕业之后,根据香港入境处的规定,有一年的时间能够留在香港找工作。他们找到工作就基本上只要他们愿意留在香港工作,永久工作都可以。很多同学可能毕业之后就考虑在香港工作两三年,长远打算是回到内地继续发展或者是在香港继续发展。

主持人:说到找工作这个环节我比较好奇,我们香港浸会大学就读研究生之后,他们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刘志权:香港的就业前景蛮好的,因为香港总的来说经济发展非常好,现在的失业率只有3%,同学找工作不难。在香港工作,主要工作上的语言是用英语,跟国外接触很多,同学通过工作当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他在香港的经验,今后回到内地也是有用的,比如说他认识的人脉,他经历过的历练,是很多在国内的人没有感受到的,也会成为非常有用的经验。

系列访谈之四《最in话题》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行提问环节,因为很多网友对浸大的研究生比较关注,我们收集了一些热点话题,还请您为我们做一下解答。

第一,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如何递交证明文件?

刘志权:我们的申请在网上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大家在线上根据要求把相关的文件上传成功就行了。

主持人:这个网站是否为香港浸会大学的官网?

刘志权:对,在官网上,他们要求你提供什么证件的扫描件,还有雅思、托福官方的成绩单,重要的是雅思、托福的成绩单需要直接寄到我们学校,复本我们是不接收的。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推荐信,考生应该如何准备推荐信和个人陈述?

刘志权:我们也要求有推荐信,比如说你的老师、你的前雇主写的推荐信,提交推荐信的安排最近有改变,你可以完全在网上去完成。你的推荐信能把它翻译成英文最好,但是不翻译成英文,我们也可以接受,但是主要是方式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以前我们是叫推荐人直接把信件寄到学校,现在我们完全是在网上提交,你只要让推荐人在网上将推荐信上传就可以了。

主持人:也请各位考生注意这一变化。

第三个问题,一名考生是否可以申请多个课程呢?

刘志权:我们一般是允许考生同时申请两个课程,但是你要让我们知道你的首选和次选分别是哪个,我们先把你的申请放到首选的那个课程里面,他们决定不收或者是收,然后才看第二个选择。

主持人:也就是说考生是可以申请两个课程的。

第四个问题,后期再补交英文雅思成绩,是否会对申请不利?

刘志权:我想没有不利,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看同学的成绩是可以的,但是他的雅思还没有达标,他们需要重新再考一次。我们通常的处理是先把你的申请放在一旁,然后就看你的雅思过关了,然后才正式给你录取。没有不利,当然因为你还没有考达标,所以我们发给你的录取就要晚一点。

主持人:他的录取通知书发放会有延迟。

刘志权:对。

主持人:第五个问题,关于跨专业的,跨专业申请较本专业申请难度会不会更大?

刘志权:要看是哪个课程。比如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教新闻的,新闻的工作主要是采写方面,跟本科念什么没太大关系,无所谓的。或者是你申请了商学院,你的本科念什么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当然你要念专门的一些理学的课程,但是你本科是念文科的,就不一定可以。主要来说你看哪一些科目,你在本科没有念相关的科目,在研究院要念修课式的研究生课程是可以的。修课式研究生的课程一般来说我们录取的时候主要看成绩,当然你有工作经验更好。

主持人:好的,我代表各位网友感谢您的解答。节目的最后是我本人想请教您的一个问题,据我了解您曾经担任过国际新闻硕士课程的主任,关于申请研究生的课程,您认为主要看重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对于成功申请研究生,有没有通关秘笈可以透露一下呢?

刘志权:新闻工作最重要的是做人有求知欲,对学术有浓厚的兴趣,假如你个人的陈述里比较突出这几个方面你的特点,我认为是很有帮助的。

申请成功的话主要是看他的个人陈述,他是不是写得好,好像文采不一定好,最重要的是应该是突出你自己的特点,证明你能够把事情讲清楚,讲故事的方式也吸引人,我们就看重这些。

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网友也比较关注,就是在他们申请研究式研究生的课程或者是读博士的时候需不需要提前联系他们的导师呢?

刘志权:这是不需要的,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安排,录取研究型的硕士或者是博士生是由一组老师共同做决定的,通常我们是要求申请人对他相关研究的项目提供一些材料,老师们以小组开会来决定。事前不需要跟个别的老师去跟他联系,这个是不需要的,因为我们通常是集体做决定。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访谈间,也为我们分享了很多精彩的干货内容,学习到了很多。近期香港浸会大学将会在内地其它省市举行招生宣讲会暨研究生课程展,请大家持续关注香港浸会大学的官方微信、微博,以上就是我们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