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公务员

古代官场:送礼送不好等于送命

新浪教育

关注

本文选自《王开林》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人情社会以“礼尚往来”为幌子,以“上下交征利”为常态。然而利益与风险时刻并存。即使送礼的手法出神入化,逐利的技术炉火纯青,也难保天衣无缝。一旦结果与动机背道而驰,送礼竟无异于送命的狗血剧情就会公然上演。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与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齐名。这个举足轻重的狠角色胆大心细,算度贼精,他曾在秦昭襄王嬴稷的眼皮底下“解救人质”,将楚国太子羋完偷运回国,继承王位。千招巧不如一招鲜,因此黄歇成为了楚国的头号功臣,好处是五福临门,坏处是智力下降。

赵国人李园是个拆白党,他手头别无资本,只有一个妹妹姿色出众。李园想把妹妹敬献给楚王,却听说楚王缺乏雄风,是个假把式,他担心妹妹进宫后毫无作为,要是手头唯一的本钱打了水漂,他到哪儿哭去?

李园灵机一动,将妹妹送给春申君,这份厚礼是权色交易的前奏。黄歇饱享艳福,乐不可支。李园等到妹妹有孕在身,立刻与她合谋,她去王宫内做楚王后,他在王宫外当国舅爷。李姬遵照老兄的教导,给春申君扇枕边风,句句为他“着想”:

“楚王对大人信任有加,亲兄弟也比不上。大人治理楚国长达二十多年,荣华富贵已到顶点,令人称羡。可是大王膝下无子,一旦驾崩,就将由某个弟弟继承王位。一朝君王一朝臣,大人的地位难保啊!结局还有可能更为糟糕,大人治国,得罪了不少王室成员,不管谁来继承王位,大人都是凶多吉少。眼下贱妾有孕在身,外界并不知情。要是大人肯将贱妾献给大王,大王必定宠幸贱妾,倘若上天开恩,贱妾生下一个王子,楚国的军政大权仍由大人牢牢掌握,总比遭遇灾祸要强得多吧?”

黄歇左思右想,觉得这番话入情入理,于是依计而行。楚考烈王羋完一向信任春申君,对他敬献的美女照单全收,这次当然也不例外。楚考烈王掉入圈套,成了活王八,其他的事情就只须顺势而为。李姬如愿以偿,生下个白胖小子,立刻上位,贵为王后。

这个缺德冒烟的阴谋似乎已造成多赢的局面,真正的祸根却隐伏其中,难以拔除。李园的狼子野心日益彰显,权力欲望迅速膨胀,他不仅要做国舅爷,还要取代春申君,成为楚国的第二号人物。于是他暗地里豢养刺客,只等楚王一死,就突然发难。春申君黄歇命在旦夕,但他对朱英的忠告置若罔闻。

给主子送礼竟无异于送命,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春申君黄歇提供的1.0版本过于幼稚,文信侯吕不韦提供的2.0版本(升级版)仍然存在致命的漏洞。与黄歇相同的是,吕不韦也把自己的“小三”当作厚礼送给了主子。与黄歇不同的是,他送礼归送礼,没耍任何阴谋,而且很有点忍痛割爱的意思。赵姬做了王后,很快孀居,吕不韦深知鸳梦重温的危险,为了尽快脱身,他将嫪毐当作厚礼送给年轻的王太后赵姬,这就有点想当然了,对此事的严重后果他估计不足。最终,丑事穿帮,嫪毐谋反,吕不韦受到株连,在流放途中饮鸩自尽。文信侯吕不韦是昏了头,还是精过了头?他把政治当成商业来运作,顺风顺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封洛阳十万户,做了二十年秦国丞相。然而他送礼不当,终归一命呜呼。

吕不韦送面首给太后,播下了祸种。张荫桓送宝石给太后,也埋下了祸根。清末维新派大员张荫桓办理洋务敏捷得体,深得光绪皇帝的信赖,是帝党的中坚人物。张荫桓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便借出使西洋的机会,花费重金,购得两枚鸽卵大的宝石,孝敬两宫皇太后,送给东宫皇太后慈安的是红宝石,送给西宫皇太后慈禧的是绿宝石。这本是一桩美事,两宫皇太后也对礼物非常满意。但张荫桓打了个大漏勺,他竟然忘了给经手人李莲英送上一份厚礼。这位大内总管怀恨在心,在慈禧面前挑唆道:“难不成只有东宫才能用红的?”当时的规矩是正室用红,侧室用绿,此语戳中了慈禧太后的痛处。戊戌政变后,张荫桓被发配新疆。庚子年,慈禧太后下旨将他处死。

权色交易,权钱交易,其间有利益存焉,亦有风险存焉,那些只紧盯好处的人稍不留神,就可能自食苦果,自吞恶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