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公务员

从公务员窘境看美国消费 习惯透支缺乏应急储蓄

环球网

关注

上周末,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国会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政府运作得以全面重启,众多公务员终于松了一口气。但由于只是暂时“开门”3周,对未来的担忧依然令他们煎熬。过去这30多天,排队领取食物、在社交媒体上诉苦……美国公务员们的窘境让外界吃惊。美国政府“关门”的影响何以如此之大?应该说,关键在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习惯透支消费,缺乏应急储蓄。这在美国社会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美国人这样消费的底气来自哪里?这就说来话长了。要知道,虽然透支消费带来不少问题,但对于美国的消费驱动型经济来说,它有如今的经济体量,大众消费功不可没。

美国公务员真的很穷吗?

“汤、三明治和蔬菜——成千上万的公务员排队领免费食物。第一天,来了4400人;第二天5558人;第三天6488人……邻近的建筑物周围吹着寒风,但人们耐心等待,直到收到免费午餐。这些场景可不是来自发生自然灾害的危机地区,而是在华盛顿市中心。这可能是美国公务员特有的现象。”

这是德国《奥格斯堡汇报》近日一篇报道中的描述。因政府部分“关门”,全美约有80万名公务员被迫无薪休假。仅一个月,大批公务员的衣食住行就成了问题。他们真的这么穷吗?

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17年2月,美国公务员共有2232万人,其中联邦政府公务员282万。他们的工资构成虽然比较复杂,但大致分为白领、蓝领两大系统。白领系统以普通级(GS)为主,覆盖总数的71%,另有首长级、高级官员级以及专业或特殊技能者工资体系。

GS级公务员的工资共分15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又分10等,每等之间的工资大约相差3%。2019年,美国联邦公务员一级一等的工资为每年18785美元,15级10等的工资为136659美元。除了标准工资,根据全美不同地区的生活指数,会有相应的补贴。以纽约—新泽西地区为例,因生活水平较全美平均水平高许多,其补贴是工资数的29.2%,而物价相对较低的得克萨斯州为15.97%。

美国公务员收入在整个社会居于中等偏上水平。2017年,美国联邦公务员平均年薪为69344美元,私营企业员工为40331美元,美国人平均年薪为44564美元。此外,按照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的报告,联邦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平均比私企雇员要高出近5成。尽管如此,减去支出后,他们可支配的收入的确很有限。

埃德·格雷夫是《环球时报》记者的朋友,他在美国交通部工作,年薪10万美元出头,每两周发一次薪水。每月除去医疗保险、养老金、预扣税,拿到手的工资基本上正好承担房贷、全家三辆车的车贷以及大儿子读大学的费用,当然还有日常生活、购物的账单。他透露说,经过这么多年,他的银行存款只有6000多美元。眼下,他还在为女儿明年上大学的费用发愁。所以,过去一个月政府“停摆”,他不停地哀叹“怎么办”。

像格雷夫这样50岁左右拖家带口的美国人很多,如果有一个月拿不到薪水,全家生活的维持就会出问题。公务员如此,其他行业也一样。美国求职网站“Career Builder”曾做过调查,发现78%的就业人员完全靠薪水生存。美国劳工统计局每年都会对民众的消费支出进行统计,汇总2016年的数据可以看到,美国家庭平均税前收入为74664美元,支出57311美元,占收入的3/4。其中住房支出最多(18886美元),占总支出的33%;接下来是交通(9049美元)、食物(7023美元)。按此计算,家庭收入减去缴税及消费,剩余不到7000美元。

美国社会特有的“XXL现象”

在美国,大部分人称得上是“月光族”。银行利率咨询机构GO Banking Rates的统计显示:69%的美国人银行账户存款低于1000美元,34%的美国人账户里一分钱都没有。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去年5月下旬发布的《美国家庭经济状况报告》,2017年有约40%的成年人如果面临400美元的意外开支,他们要么无法支付,要么会通过卖东西或筹集资金来支付,超过20%的成年人无法全额支付他们当月的账单。

之所以如此,跟美国社会整体的消费习惯有关。美国是消费驱动型经济,每天从电视广告到商场超市,打出各种各样的折扣,买得越多折扣越大。银行为刺激民众办卡消费,推出花式福利政策,如开卡赢现金或实物奖励,每次刷信用卡都会有不同额度的返现等。

实际上,由于福利待遇较好,美国人通常无后顾之忧。即便支撑不住,个人还可以依据法律向政府申请破产。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在消费方面比较大方。这种消费也被形容为“美国社会的XXL(超特大号)现象”,即不管是日常用品,还是住房、汽车,美国人喜欢买XXL型的。这导致美国人没什么储蓄,或习惯于贷款消费、分期付款。

这种习惯与信用卡的普及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信用卡的起源地就是美国。1951年,美国银行家麦克纳马拉发行第一张供大众使用的信用卡——大来卡,从此开创了信用卡时代,带来一场消费革命。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Visa卡、万事达卡等已成为美国全国性品牌。此后,伴随全球化进程,透支消费成为新世代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

“美国梦和信用卡,”美国广播事业网站曾刊文称,“美国梦”建立在分期付款基础之上。但回溯历史,美国人的分期付款做法可追溯更远。南北战争期间,美国的制造商就意识到分期付款可使更多人买得起缝纫机。20世纪初,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大国,美国工厂大量生产洗衣机、冰箱、留声机等,大多数可分期付款。真正使这一进程加速的是汽车。1908年,福特宣布推出仅售850美元的汽车,但普通美国家庭仍需多年积蓄才买得起。1919年,通用汽车推出首付款仅需35%的优惠举措。到1930年时,分期方式被推广至大部分汽车、家电和家具行业。

或许正因为如此,《融资美国梦:消费信贷文化史》一书的作者伦德尔·卡尔德称,美国人总是生活在债务中,“一条‘红墨水’(赤字)大河贯穿美国历史”。

“美国从未有过所谓节俭的黄金时代”

信用卡、学生贷款、房贷、汽车贷款、个人贷款,大多数美国人都欠这些债。美国西北互助人寿保险2018年的研究显示,美国的人均个人债务约为3.8万美元(不包括房贷),声称“没有任何债务”的受访者比例从2017年的27%降至23%。美国CNBC网站去年报道称,Z世代和年轻千禧一代(18-24)的平均个人债务为2.2万美元,年龄稍大的千禧一代(25-34)为4.2万美元,X世代(35-49)为3.9万美元,婴儿潮一代(50+)为3.6万美元。

没人喜欢债务,美国人也如此,但他们习惯了,社会更是给他们提供了便利。以1200万美国人使用的“发薪日贷款”(额度只有几百美元,还款日在2至4周后,即借款人下个发薪日)为例,它在美国绝大部分州都能借到,通常只需要一份有效的身份证件、一份收入证明和一个银行账户。目前美国约有2.3万家此类放款门店,几乎两倍于麦当劳,其总规模高达90亿美元。

对于美国大多数家庭来说,还信用卡、房贷、车贷、缴税,一个个环节如同紧紧相扣的齿轮,整个社会体系也被深深打上这种消费文化的烙印。《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这次政府“关门”凸显美国普通公务员的生活困境,但美国社会并没有多少对透支消费的反思,也不觉得这种方式不妥。媒体最多不过是列举一下美国人的债务数字,或提到美国人沉溺于透支消费的现实。

倒是外国媒体发出不少“提醒”。英国路透社几天前报道称,美国经济正在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更穷的一半美国人”耗尽其积蓄并大举借债有关。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无论是汽油涨价还是加征关税导致商品涨价,任何冲击都可能导致这些弱势群体身处悬崖边缘。文章称,鉴于消费占美国GDP的70%,这反过来或将危及美国经济增长。

德国《焦点》周刊也称,全球最大消费国的过度消费与德国等国的节俭形成对比。一些观察家认为,美国的高消费对世界其他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似乎也成了美国发起贸易战的理由。美国应该控制过度消费,从政府做起。

去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美国银行家》杂志刊文称,10年过去了,美国人的债务和储蓄情况似乎没有变化,借款依然远超存款。“金融危机没能使美国人更重视储蓄。1960至1984年,美国个人储蓄率从未低于8%。在今天看来,这绝对是遥不可及的节俭美德。”文章写道。

但在历史学家杰克逊·列斯看来,美国从未有过所谓节俭的黄金时代。“债务一直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是满足片刻欢愉的途径,还是求生战略及经济发展工具。”正是依靠大众消费,美国有了如今的经济体量。难怪美国自由主义作家弗吉尼亚·波斯特莱尔说:“信用卡的扩张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经济成就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