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汉语在世界上的运用

人民网

关注

在美国,汉语并不是大户,也不在拉丁族中通行,因为华人尚属少数族,而单音节四声调的表达在语言世界里毕竟是例外。然而这样的语言竟也渗入了西方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们熟悉的日常语汇。下面就是我拣来的寥寥数例:

功夫Kungfu(空夫),在我居住的大街上50%的机率有人要问我“功夫”,15%的人要展鹰势做猴状,以示对中国拳的“精通”和仰慕;90%的人一见如故喊我杰克·陈(成龙)、Martial李(李小龙),可见中国功夫片在西方深入人心之一斑。

道Tao(套),见于帕拉玛利博大市场黑人杰克非标准件公司,其父老杰克在向我问诊时,自称知“道”,知“老子”,不知其识“道”否,又知否老子何许人也。

孔夫子Confucius,此字早已进入英语字典,吾知西人晓此字是在苏里南考润汀河畔考察,黑人萨谬尔与我粗谈秦始皇、长城、毛泽东、蒋介石、文化大革命……论到中国古老文化传统时提及的;又有荷兰文学校要华人学生写东方哲学点滴,指名要写Confucius。

阴阳Yinyung(阴阳),见于美国白种摩门传教士向我传教并探讨东西方差异时,其人口吐“阴阳”,但不知阴阳何物;听我问上帝为何不说中国话后,他立时遁去。

旗袍Qipao(旗袍),我在经营一家小店时有窈窕美少女(黑白棕混血,疑为巴勒斯坦人)进店要买旗袍,我当时惊讶,恨我中华文明断续久矣。

芒果Mango(盲狗),苏里南人称水果名,见其物与中国一模一样。

柠檬Lemonade(来蒙耐得),橘原产我国南方,据《中国科技史》一书作者李约瑟博士考证,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温暖潮湿地带,后传入西方,今苏里南语及荷兰语称橘为Sinanapple,意谓中国苹果;柠檬为橘一属,故当为我国传出。

客家Haga(哈嘎),海外客家人自称之,故外邦人士俱以此称中国人。

妈阁(澳门)Macau(马考),妈阁庙原称妈祖阁,在澳门半岛西南侧,又名正觉禅林、海觉寺,也称天后庙,始建于明弘治元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从妈阁庙附近登陆后,问是何地,当地人回答:妈阁。葡萄牙人遂呼之Macau,译之中文为“澳门”,澳门一名遂立,并沿用至今。(引自《华文教学通讯》1999年8月15日第60期第四版)

生姜Ginger(筋节),原产地不详,但中国人称生姜,英语中为ginger,其音极近,可能其物由中国传出,并采用中国音。

饺子 Jiaozi(嚼字),英语中本有dumpling一词,但热心食饺辈为图亲近,直呼其中国名;近有年轻一党如尼尔狲者流屡赴冒牌中国菜饺馆,径呼其名,以双指钳之入口(因不知用筷),狂吃一阵。

任何一种词语,使用频率高了,就会成为公共语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汉字不能进入世界,只缘其不是音素文字的性质,但汉字的语音,却随着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走向全球,为世界各民族所接受,正是从这一点,我们看到中华文明的泽被四方。世界之大,当有多少汉语词汇在漫漫几千年里融入了各处当地语汇,想到这一点,就仿佛面对古代先人,感到一种会心的骄傲!(陈大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3月14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