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国首辑青年建筑师丛书首发式暨建筑文化沙龙举行

新浪教育

关注

《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第一辑首发式、赠书仪式暨“享受知性、诗意阅读—关于建筑的五种阅读方式”建筑文化沙龙10月17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举行。

本辑丛书由成都贝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出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全力推介了中国当代极具活力的五位优秀青年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研究中心学术主持人王澍、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刘家琨、深圳中深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建筑师汤桦。内容主要为他们在建筑方面的代表作品、简要的设计说明、个人的学术文章及其他评论性文章等。丛书分五册,分别是《平常建筑》(张永和)、《工程报告》(崔恺)、《设计的开始》(王澍)、《此时此地》(刘家琨)、《营造乌托邦》(汤桦)。

据本辑丛书的主编、著名策展人王明贤介绍,不同于以往很多关注传统主流建筑圈的建筑界图书,本辑丛书开辟了崭新的关注领域——国内青年建筑师。此外,它还突破“圈子”与技术的范畴,重点阐释了建筑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韵味。在丛书中,五位建筑师充分展现了他们超越建筑之外的文字功底和文化理念。在这里,建筑已不仅仅止于某种具体的“盖房子”过程,更是建筑家漫长的艺术领悟路径与心灵体验历程的直接折射。欣赏五种关于建筑的不同阅读方式,解读五种不同的建筑文化模式,这是在本辑丛书中能体验到的别样精彩。

《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第一辑的出版还是对中国建筑实践与中国建筑教育的一次关注与尝试。该辑丛书的五位作者有一个很有趣的共通点:都和教育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除刘家琨外,其余四位建筑师都还兼有大学教授的身份,而刘家琨本人也经常到大学做讲座,除了“盖房子”,他们还都在从事着建筑教育。五位作者身体力行地为当代学子提供了五种不同的成长路径。王明贤说,《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第一辑策划伊始,选择这样一个“建筑+教育”的特殊背景,就是希望以大家共同的努力探讨中国建筑实践、中国建筑教育的未来。

成都贝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坚说,中国青年建筑师的新观念和美学意味,已经迈入了当代建筑文化讨论的视野,不容回避。因此,本着贝森公司一直的理念:对现代的、实验性的或走在前列的文化艺术现象进行关心与扶持,《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第一辑应时而生,旨在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中国建筑的发展进程。他介绍说,贝森公司选择青年建筑师做第一辑丛书,还有一个非常有趣但重要的原因,即“我们在此之前就与这些优秀青年建筑师有过频繁的接触,贝森集团成都总部是汤桦设计建造,而贝森集团北京分公司的室内设计则是张永和的佳作,对他们的实力我们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足够的信心,这也促成了我们出版这辑丛书。”

他介绍说,随着第一辑丛书的顺利出版面市,成都贝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后还将陆续推出国内建筑师评论文集、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系列引进书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系列丛书等等。据了解,在系列丛书的出版过程中会始终遵循“建筑界丛书”的出版理念:组织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和评论家撰写,介绍国内外最新建筑思潮,探讨当代建筑问题,从学术角度剖析中外最具活力的建筑师的代表作,推出建筑文化、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力争成为中国建筑界最有影响的学术丛书。

据了解,在中国建筑史上,《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第一辑是当代青年建筑师首次推出的集体专集,是第一次以更具永久性的纸介形式进行的集体亮相。所以本辑丛书的出版,为中国当代建筑史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印记,并将促成中国建筑界对当代青年建筑师的持续关注。

贝森公司向出席本次会议的100多位国内建筑界、文化界专家学者与相关媒体机构赠送了《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首发式后,各界专家还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举行了建筑文化沙龙,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