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私企空降上海高地 成为白领择业新主流

I时代

关注

大幅度扩容的私营企业,不仅形成上海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巨大推动力,也成为上海白领择业的新主流。

上海市外经贸委下属的创信市场调查公司所做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一大批海外归国人员、高科技人才近年来纷纷加入私企。据统计:到去年年底,上海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已超过250万人,同比增幅达26.7%。

与西门子面对面

宋林说,毕业时向西门子递简历,人家看一下专业就不愿意收了。但两年半后的今天,作为合作伙伴,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和西门子的高层人士同桌讨论。

毕业于复旦大学力学系的宋林,是2000年进入某媒体公司任区域经理的,当时,这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因为受专业的限制(纯理科),宋林选择现在这家媒体公司时颇费了一些思量:与其削尖脑袋到大公司工作,获得按部就班的晋升机会,还不如到新创业的小公司开辟一番新天地。

时间很快给宋林的选择亮了分。其后的两年,私营经济在上海蓬勃发展,私营企业结束了“实力弱、规模小、发展慢”的宿命。在这个力争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城市中,除了775家撑起六大支柱产业的大型国企的老面孔,279家进驻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洋面孔,私营企业这张生面孔也有了人缘。

随着城建、教育、医院等过去社会资本进入的“禁区”逐渐向私营企业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和宋林一样,步入为私人老板打工的行列。私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甚至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它企业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在私企工作也不用再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近两年,国家还开始鼓励向私营企业开放毕业生就业门路,来自人才市场的消息是,2002年80%希望引进人才的私营企业都如愿迎来了大学毕业生。如上海紫江集团6000名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了三分之一,其中硕士、博士就有300多名。

抓住了机遇,宋林所在的公司也在短短两年半中成长为一家知名的海外上市媒体公司。作为中层经理,宋林现在的平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还不包括其它福利待遇。宋林对目前的工作状况感到满意,“可能没法和微软、IBM等跨国大公司比,但也肯定超过一般的台资、港资和日资企业了。”

人才市场的薪资调查已经表明,私营企业中高级管理层的收入水准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

私企空降上海高地

上海的私营企业在多年落伍于江浙福建之后迅猛崛起。2002年,上海平均每天新增私企185户,总数冠居全国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正步入为私企打工的行列,据市工商管理部门统计,目前上海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已经接近全市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上海私营经济发展的真实一面正逐步显露出来。

上海市私营经济研究会与上海市计委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早在两年前,上海私营经济占总体经济的比重就已达到20%。而一位参与调查的学者甚至认为,实际上的数字可能超过40%。该位学者对记者说,了解上海私营经济的情况,不能仅看公开发表的统计数字。他认为,上海的私营经济普遍存在“戴红帽子”、异地注册等现象。

与江浙福建以生产型、工业制造企业为主的形式不同,上海的私营企业更多集中在第三产业服务部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占大头是上海私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全市从事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头脑型”私企逾万家,在上海高新技术企业中私企更是占到7%。

显然,上海正在成为私企新高地,对口人才也正从私企老区源源不断地空降落地。钱楠就是其中的一个。

钱楠出生于浙江,1999年毕业于南京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到上海求职。钱楠承认,自己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有“外企、大型国企、政府机关、私企”这样的就业选择顺序。但是作为一个外地非名牌大学毕业生,钱楠很难在上海的外企找到满意的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他被延安制药录用了,“当时觉得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第二目标:大型国企。但呆了一段时间,不满足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同事中找到对象以后。”钱楠的想法是女朋友也在里面,他不想两个人都靠死工资吃饭。

于是,钱楠跳槽进入浙江某著名民营企业集团在上海设立的投资公司,从事有色金属贸易。离开延安制药的理由很简单:进现在这家民企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顾虑。作为一个在私企老根据地生长的青年,钱楠对私企有信任感,“如果我没有进上海回到浙江的话,遍地都是民企,想找个国企进都很难。”

进入现在这家民企之后,钱楠简直有点喜出望外,发现公司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著名企业,其奖励制度、工作环境、文化氛围都令钱楠深为认同。

国企的冗员、复杂的人事关系和这家公司根本搭不上边,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公司竟然有终身员工制度。这是对优秀员工的最高奖励。所以进公司没几天,他就斗胆直接向上海公司的老板指出了一个他新发现的问题。老板不仅听了意见,还反问他应该如何处理。没几天,他的建议就正式形成制度在全公司执行了。

说这个的时候,钱楠的快乐简直是溢于言表。在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公司里,一个普通员工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东西,还包括公司所有业务的所有方面。

现在,钱楠所在的民营企业集团位列中国民营企业前10强行列。上海公司的地点位于延安东路一幢甲级写字楼,从公司声望和办公条件、待遇来看,钱楠和上海任何一家外企的白领都没有大的差别。

私企的吸引力

林先生(中外运(上海)集团有限公司):国企改革三年目标如期实现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不少老国企改得并不到位。“平均主义”色彩迄今还在它们的血脉中流淌。据对40家中央直属大企业的调查,公司总裁与普通员工收入相差最大的6倍,最低的不到1倍,因此很多员工都对自己的薪酬不满。国企的福利政策仍留有过去的烙痕,恒久不变的面孔缺乏弹性。

这些弊病在私营企业里都能得到比较好的纠正。有许多私营企业老板到国企挖人,只要是他看中的,开口就给股份、分红。有些年富力壮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往往不到退休年龄就主动离职、退休,出去做自己的事业。这和私企在薪资方面的灵活性是很有关系的。

叶先生(三星中国公司中方雇员):我认为近两年,从工资增幅势头看,外企不如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的民营企业。但是,外企之所以还是非常吸引人,我感到主要缘于外企的规范管理,而且外企的优势不完全体现在工资上,它日益趋于稳定、收入丰厚,而且不轻易裁员,从福利、人事管理到培训,非常完善。许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都愿意先到大型的跨国公司工作,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之后,再去民营企业,或者自己创业。现在,有许多高科技民营企业,由于膨胀过快,高层缺乏管理经验,特别欢迎有外企管理经验和掌握技术的人才加盟。所以,在中上层,有一个潮流是从外企向民营企业涌动。(陶丰 实习生黎燕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