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某小学门口刮起“彩票风”

深圳晚报
朱女士近日从儿子书包里翻出一些小纸片,上面印着“大奖等你刮,奖金等你拿”
家住罗湖区文锦渡的朱女士,发现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最近有点“古怪”。“从上个星期开始,儿子每天回来都缠着家长要零花钱,一元、五元、十元不等。儿子不爱吃零食,最近却老带回一些劣质薯片、糖果之类的东西。直到我们从他书包里翻出这些小纸片才知道,他迷上了买‘彩票’。”朱女士拿着两张印有“大奖等你刮,奖金等你拿”的“即刮型小纸片”,义愤填膺地对记者说,“他们还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啊,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都还不成熟。靠这样的手段卖商品的人也太黑心了吧。”
暗访“即刮纸片销售点”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朱女士的儿子就读的南湖小学,暗访这个让家长头痛的“即刮纸片销售点”。
按朱女士的提示,记者很容易就在小学大门左侧的小区通道里,发现了这位卖“纸片”的胖大妈。11点40分,出校门的学生很少,胖大妈和其他接学生回家的家长一样,在一旁翘首等待着下课铃声。不一会儿,通道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卖炸鸡腿的、卖水果的、卖玉米棒子的……胖大妈熟络地和这些共赚“放学钱”的小商小贩打着招呼,时不时地整理一下她脚边两个装得满满的黑色塑胶口袋。
12点05分,学生潮水一般从校门里涌出来,这条三米余宽的通道立即被身穿校服的孩子塞满了。小商小贩纷纷开张,开始忙碌起来。生意最好的就是胖大妈这个“销售点”了。“别急别急……我知道……慢慢来……排好队,不要抢。”胖大妈手里握着一大把记者曾在朱女士处见过的小纸片,一边维持着秩序一边熟练地打开两个塑胶袋,里面满满地装着包装各异、五颜六色的零食。
中奖了!从沮丧到惊喜
“我要我要!”“给我三张!”“我先来的!”面对握着钞票晃动的小手,急切的眼神,稚嫩的嗓音,被二三十个小孩团团包围的胖大妈总有“能耐”应付自如。胖大妈手中的“奖票”越来越少,衣兜却越来越鼓。许多小孩拿到纸片后,找地方一蹲,就急不可耐地刮开那层荧光膜看结果,欢呼声沮丧声此起彼伏。
“又是一个‘心’字!”一个戴眼镜的男孩嘟囔着把一张纸片往地上一扔。记者拣起一看,纸片正面写着“祝您中大奖,现金等你刮”“集齐‘开心乐园’可得20元”等字样;纸片背面印有语句不通的“奖票说明”:每盒必中100以上,10、5、3、2、1、0.5奖金由零售商支付,100、200、50奖金由厂家支付;落款处是“世界银币刮刮卡”。这名戴眼镜的男孩在同学的鼓励下,又掏出一元钱,从胖大妈手里换回一张“刮刮卡”,趴在墙上专心致志地用一枚五分钱的硬币继续刮奖。“中了!我中了!”小男孩惊喜若狂地叫道,他挥舞着纸片向同学炫耀,连蹦带跳地到胖大妈面前领奖。“这孩子,运气多好!”胖大妈一边高声说到,一边把脚下的塑胶袋敞开,“随便挑吧,拿两袋!”记者趁机凑过去看了看———那张“中奖”的纸片荧光膜覆盖的位置印着“两元人民币的微缩图”。
通道里的八方声音
“她生意可好了,前段时间还更多。一到中午放学,她忙得把钱放进口袋里的时间都没有。12点到12点半,随时都有二三十个孩子围着她转。”胖大妈旁边一位卖水果的小贩羡慕地说。
“孩子以前放学回家挺准时的,但最近回家就老晚半个小时。上个星期三,我老公来接孩子放学才找到原因———他也伙在中间买这些卡片。教育了他几次都不听,连早饭钱也搭进去了。我和老公这才着了急,从这个星期起,每天我们两公婆轮流接孩子回家。”一位撑着伞的女士拉着儿子快步走过通道,小孩子还不住地往后看,眼神恋恋的。“这样肯定对孩子不好!该坚决清查!”一个在校门口等孙子放学的白发大爷接受了记者采访。“这种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让孩子被听天由命的想法左右。学生一旦产生消极宿命的思想,肯定会影响学习。我们希望有关部门重视。”
这时,一位老师模样的年轻女士走出校门,许多学生对她说再见。记者快步走上去,指着通道问“奖票事件”,这位不愿意留下姓氏的女士说:“情况我不太清楚,也许今天才有的吧……这样肯定不好了……我们会加大教育力度,让学生不要去买……但放学了,也不好说。”
“X人!”胖大妈在记者按下七八次相机快门后,终于发现有人注意她。狠狠丢下一句骂人的话,提起塑胶袋就走,一群小孩子也尾随而去。不到五分钟,记者在街对面观察到,胖大妈带着这群孩子又返回原地,继续做起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