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悬赏万元给高考题“找茬” 首日教授未见打擂者

北京娱乐信报

关注

昨天,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朱如曾教授宣布,悬赏万元求证“江苏高考数学‘错题’”到底有没有错。悬赏首日有许多人致信致电朱教授对他表示支持,但却没有人想打擂拿走万元大奖。

来电来函支持但无人竞争大奖

“错题”悬赏万元发布首日,朱如曾教授办公室的电话以及邮箱就变得异常繁忙。从早上8时到下午,朱教授共收到了数十个电话、数十封邮件,来电来函的主要是学生和数学老师,他们主要表达了对朱教授的钦佩和支持,但无一人竞争大奖。一位北京读者在给朱教授的信中写道:“我在您和其他有勇气揭露错误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了最朴实无华的谨慎、勇气和信心!”此外,许多人还给朱教授出谋划策,建议他呼吁有关部门制定《考试法》,对中国的考试采取法律制度进行监督。

9位权威组成评审专家组

朱教授为这次“悬赏”组织了一个评审组,评审专家组成员由9位数学权威组成,他们是:单撙(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计算机软件所研究员,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毛彬湖(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特级数学教师)、朱如曾(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力学进展》常务副主编)、赵若麟(南京市第一中学特级数学教师)、冯慧愚(南京市金陵中学特级数学教师)、杨世明(天津市宝坻区教研室特级数学教师,中国初等数学研究工作协调组成员,全国数学科学方法论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杨六省(陕西省长安师范学校高级讲师)、王贵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特级数学教师)和陈希孺(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万元悬赏金可能难出手

朱如曾认为,他这次悬赏,奖励的是能够证明出此题不是错题,并且能得到专家认可的竞奖者。但同时他又认为这笔奖金到最后都将会难出手,因为他坚信大家会认同他的观点,也就是认同这道题目是错的。

本报网站将刊登竞奖细则

  朱教授为了接受全国各地人士的质疑,费尽心血制定了洋洋数千字的竞奖细则,其中有对竞奖人的严格要求,也有他对“错题”的严密论证。登录本报网站(www.stardaily.com.cn)(信报记者 张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