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充满焦虑的25岁:工作金钱驱使下的尴尬年龄

初李l

关注

  不知不觉,25岁。按古人的说法,是已过"弱冠"还未"而立",说得现代一点儿,还不能算是"奔III",16岁是花季,17岁是雨季,接下来的岁月是什么?却没人告诉。
  25岁,有一种被吊在中间、很尴尬的感觉。
  告别了多梦的季节,离开学校两年或三年了。漂泊是多数25岁人的宿命,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的7月,酒醉泪干之后,四年的缘分终于化作"鸟兽散"各奔天涯,那个年代白衣飘飘,有"漂亮的女生和白发的先生",还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迷惘和豪气。而到如今,酒常喝,却连醉了都不再能"挑灯看剑";球很少打,偶尔的一次运动也会很快"缺氧"。那些当初疯狂打球、大口喝酒的兄弟如今也都荒废了球技、增长了脂肪,每个人都像越飞越高的风筝,彼此紧握的丝线慢慢消失在天际……>>全文 [我来说两句]

   

  或许在别人眼中,广告公司永远是风头出尽,好事占尽,做策划的也是24小时光鲜动人,各种创意、思想随时随地像山洪一样暴发,出入在高档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商务会所......备受瞩目也就毫无怨言了,可我不是。在广告公司做了两年策划的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空了,25岁生日那天,所有对工作的厌烦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样,把整个身体炸得尸骨无存。先说我的老板,永远只管进账,不管我们的工作强度。为了抢……>>全文 [我来说两句]

  我其实不是那种追求奢华的人,最大的爱好是看电影听音乐,几乎每天都会去淘碟,通常很难淘到那些很棒的经典影片,我就去亚马逊买正版,国内所谓的正版都是引进版,精彩情节被剪得七零八碎,自然不会有好心情观赏。
  曾经发誓25岁那年,我一定要拥有最爱的100部电影,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可现在看着堆满书柜的碟,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似乎赚的钱永远都不够花,每次发完薪水就立即兑现成大堆大的CD和影碟……>>全文 [我来说两句]

   
   

  银行小职员,除了每天面带微笑坐在窗口点钱,生活其实很枯燥。看完《喜剧之王》,我女朋友就说我是个“跑龙套”的,永远都不会有太大的发展,虽然我的内心对她的说法十分抗拒,可事实就是如此——三年的银行工作,日日如此。
  我现在这个女朋友是第四个了,本来以为大学那个会成为我未来的老婆,可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要多大才结婚。其实,我很想有个家,想让自己就这样安定下来……>>全文 [我来说两句]

  “小伙子,多大了?”偶然被一位前辈这样问起时,我有些无措,因为我已经忘记自己多大了,赶紧用自己正经历着的年份减去自己的出生年,得到了一个自己有些不敢相信
的数字——25!已经25了!看看自己手中无钱、身下无房、脚下无车,尤其是当一些长者说他们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怎么样了的时候:突然间竟有了些许的茫然、有了些许的焦虑、有了些许的不知所措。25岁前,更多的时候行事还是率性而为……>>全文 [我来说两句]

 
 

  一般情况下,25岁意味着大学毕业迈入社会不久,刚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理想,25岁所属的青年期,是从青少年期迈向真正成年期的过渡阶段。由于现代社会的生产的日益专业化,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全文 [我来说两句]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阶段划分,25岁已经进入成年期。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说法,这一时期的人已经获得了自我认同。也就是说,他们了解和熟悉自己,对自己个人的未来目标很清楚,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全文 [我来说两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