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上海外企跳槽率达40% 文化冲突逼退中方员工

引题: 申城部分外企中方人员跳槽率达40% 中外文化差异让中方高级员工被迫离开

三大原因让中方员工跳槽

外企高级员工跳槽率高原因何在?这个研究归纳出三个主要因素。

第一是年龄因素,外企三十岁以下的年轻经理们非常受欢迎,每隔几周就会有猎头公司打来电话,向他们提供有更高薪水和待遇的工作。

第二是教育因素,各大公司对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除年龄和教育因素外,对西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接受,是影响员工更换工作的重要因素。顾庆良和Graen发现,许多年轻的、有大学学历的高级人员常常被迫离开公司,尽管他们自己很喜欢公司并希望留下。

两位教授在调查外企大量的高级中国经理后发现,很多人是因为实在不能接受外国上司的做法而被迫离开公司。他们觉得在公司里一直被外国上司当外人看待,而他们向上司提出的考虑中国国情的建议则往往不被采纳。这种待遇使他们觉得自己在公司里像二等公民。

他们抱怨说,很多外国上司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却又不愿意学习和了解中国,和这样的上司相处很痛苦,于是自己只好选择离开。所以,他们固然希望有不错的薪水和福利,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但更要求在文化上可以接受他们的跨国公司里工作。

CEO应为员工流失负责

顾庆良和Graen建议,外企的外籍上司被派来前应接受相应培训,对中国的文化、思维和日常行为方式等有所了解。但外籍经理不应对本土员工的流失负全责,而应该是CEO来负责。因为员工跳槽是他们在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从而导致公司股东的损失。

顾庆良说,目前这些失误也是好事,正好可迫使外企的一些程序和制度产生变化,从而使中国本土的经理们更好地被公司接受,并融入其中。因此,外国上司们被派到中国应有两项工作,一项和他们在公司总部做的没什么差别;另一项就是负责让外企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市场。

两位教授提醒说,外企员工流动引起的巨大损失应引起CEO的注意,否则这些CEO就要被召回,代之以更合适的CEO。

文化冲突已成外企难题

谈及为何要花6年的漫长时间去做这项研究,顾庆良和Graen坦言,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跨国经营成为合理配置全球资源的必经之路。然而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多文化境地,必然导致文化交叉和文化冲突,从而给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造成困难。

两位教授强调,外企在发展中国家一直存在着低成功率,如今他们在中国迅猛发展,研究外企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因此对来到中国的外企有最迫切也最直接的意义。(韩晓蓉)

(编辑:剑凝)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招聘 新浪多媒体同学录开张 欢迎网友投稿

  职场论坛:【职场经历同事之间离职跳槽】【大学生就业】【薪酬专区

出国论坛:留学考试环球异事同乡会】【异域采风】【移民签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