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考题分析(2)

双博士丛书
二、选择题
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华西医大2001)
A.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慢性炎细胞浸润
B.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C.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黏液化
D.支气管壁瘢痕形成
E.软骨萎缩、钙化或骨化
答案:C
考点:慢性支气管炎。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变有:①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受到损伤,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②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和浆液腺上皮发生粘液腺化生。③支气管壁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肌束断裂、萎缩,软骨可发生变性、萎缩、钙化或骨化。题干中问咳痰的病变基础,应该第②是主要原因。
答题技巧: 既然是问咳痰的病变基础,那么粘液增多的原因就该是正确答案。
2.患者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线出现无痛硬结时,应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华西医大2001)
A.淋巴瘤B.淋巴结结核
C.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D.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E.肺癌颈淋巴结转移
答案:C
考点: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解析:鼻咽粘膜固有层有丰富的淋巴管网,故鼻咽癌癌细胞常在早期就经淋巴道转移,先到咽后壁淋巴结,然后转移到颈深上淋巴结及其余淋巴结。患者在乳突尖下方或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出现无痛结节。
答题技巧:肺癌会有其它症状,早期不会发生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属疼痛性硬结;淋巴结结核常成群受累;比淋巴瘤,鼻咽癌更常见。
3.急性细支气管炎主要由下列哪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华西医大2001)
A.腺病毒B.副流感病毒
C.腮腺炎病毒D.流感病毒
E.呼吸道合疱病毒
答案:A、B、E
考点:呼吸道感染。
解析:急性细支气管炎是指管径<2mm的小细支气管的急性炎症。本病多因病毒感染引起,如呼吸道合疱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婴幼儿多见。
4.支气管扩张的病变基础多为()。(华西医大2001)
A.细菌感染
B.支气管管壁的炎性损伤和支气管阻塞
C.炎性反应破坏了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
D.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实变牵拉
E.病毒感染
答案:C
考点:支气管扩张。
解析:支气管扩张是指肺内支气管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镜下观察,支气管呈慢性炎症改变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破坏。支气管粘膜上皮损伤、修复现象明显,常有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增厚,粘膜下血管扩张充血和炎细胞浸润。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和软骨常因反复炎症而遭受破坏和纤维化。支气管周围淋巴组织和相邻的肺组织常发生纤维化。
5.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华西医大2001)
A.肺炎B.肺脓肿C.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D.支气管扩张E.肺结核
答案:C
考点:慢性支气管炎。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进展可并发肺气肿和肺心病。
6.痰涂片阳性率最高的肺癌是()。(华西医大2001)
A.小细胞癌B.腺癌
C.大细胞癌D.鳞状细胞癌
E.瘢痕癌
答案:D
考点: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解析: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其中,鳞状细胞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最高。
7.下列哪种病变能反映大叶性肺炎的本质?()(华西医大2001)
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
E.卡他性炎
答案:B
考点:肺炎。
解析: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性渗出为主的炎症。
8.下列哪项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本质?()(华西医大2001)
A.卡他性炎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D.浆液性炎
E.出血性炎
答案:C
考点:肺炎。
解析: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肺组织扩展,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9.关于肺疾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华西医大2001)
A.肺硅沉着病主要由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引起
B.支原体主要引起小叶性肺炎
C.Ⅲ~IV级小支气管持久性扩张称为支气管扩张
D.支气管肺炎常作为独立疾病发生
E.a-抗胰蛋白酶缺乏是肺气肿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考点:肺部疾病的综合分析。
解析:答案B中支原体主要引起间质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菌引起。支气管扩张病变常累及段级支气管以下和直径大于2mm的中、小支气管,答案C中只提到小支气管。支气管肺炎即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发病常与那些致病力较弱的病菌菌群有关,这些细菌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的常驻菌,往往在某些诱因影响下,这些常驻菌就可能侵入通常处于无菌状态的细支气管及末梢肺组织生长繁殖引起支气管炎,因此,小叶性肺炎常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α-抗胰蛋白酶缺乏的家族,肺气肿的发病率比一般人高15倍,但这只是原发性肺气肿的原因,并不是肺气肿的主要原因。只有答案A,空气中含有的硅尘粒子愈小,分散度愈高,一般硅尘大于5um者,绝大多数被上呼吸道粘膜所阻挡或由气道的粘液纤毛系统清除体外,小于5um的硅尘可被直接吸入到肺沉积在肺泡管分支处。
10.小气道通气功能减低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华西医大2001)
A.冠状动脉性心脏病B.肺源性心脏病
C.心肌病D.心肌炎
E.风湿性心脏病
答案:B
考点:肺部疾病。
解析:各选项均为心脏病,与小气道通气功能减低有关的只有肺源性心脏病。
11.肺硅沉着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华西医大2001)
A.胸膜纤维化B.肺质地变硬
C.肺气肿D.肺门淋巴结肿大
E.硅结节
答案:E
考点:肺尘埃沉着症。
解析:肺尘埃沉着症简称硅肺,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其病变以硅结节形成和广泛肺纤维为特征。
答题技巧:综合分析这几个选项,A、B、C、D均为多种疾病可能的并发症状,不具有特异性。
12.病毒性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华西医大2001)
A.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B.间质性肺炎
C.透明膜形成D.肺泡性肺炎
E.上皮细胞内病毒包涵体
答案:E
考点:病毒性肺炎。
解析:病毒性肺炎表现为间质性肺炎,但间质性肺炎并不能为诊断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也是间质性肺炎,故B错误,D亦错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故A错误。透明膜只在某些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肺炎、麻疹病毒肺炎中形成,因此,也不能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检见病毒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
14.确立支原体肺炎的依据是()。(华西医大2000)
A.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年
B.起病急,多有发热、头痛、咽喉痛、干烈性呛咳
C.X线检查,肺部呈节段性分布的纹理增加及网状阴影
D.间质性炎症,肺泡腔内可无渗出物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考点:支原体肺炎。
解析: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在痰、鼻分泌物及咽拭子培养出肺炎支原体才是确立支原体肺炎的依据。
答题技巧:答案A、B、C、D都是支原体肺炎的一个方面,但也都是其它肺部疾病可能见到的表现,不能作为确立支原体肺炎的依据。
15.引起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华西医大2000)
A.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黏液腺增生
B.黏膜水肿、基底膜增厚
C.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D.支气管腔内黏液栓填塞
E.管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答案:C、D
考点:支气管哮喘。
解析:哮喘发作时,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粘液栓阻塞,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哮鸣音。本题是这句话的反向提问,问引起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的原因,这就多了一个考点。也就是说考生要先掌握什么是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才容易做答。
16.鼻咽鳞状细胞癌()。(首都医大2000)
A.倾向于破坏邻近组织B.倾向于血道转移
C.倾向于淋巴道转移D.切除后易复发
E.切除后不复发
答案:A、C、D
考点:鼻咽癌。
解析: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癌细胞向上可破坏颅底骨,并可经破裂孔侵入颅内。鼻咽粘膜固有层有丰富的淋巴管网,故鼻咽癌癌细胞常在早期就经淋巴道转移。因此答案A、C。鼻咽癌手术切除后易复发,治疗以放疗为主。
17.喉鳞状细胞癌()。(首都医大2000)
A.倾向于破坏邻近组织B.倾向于血道转移
C.倾向于淋巴道转移D.切除后易复发
E.切除后不复发
答案:A、E
考点:喉癌。
解析:喉癌常向粘膜下浸润生长,可蔓延扩展侵犯附近软组织,亦可破坏甲状软骨侵犯颈前软组织、甲状腺,癌向后扩散可累及食管,向下蔓延至气管。喉癌转移一般发生较晚,那么,答案B、C就不做选择。分化较好的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局部切除效果良好。
答题技巧:不要局限于一定要在倾向于淋巴道转移还是血道转移之间做一选择,喉癌转移一般发生较晚,分化较好的喉鳞状细胞癌大都不发生转移。
18.哇肺这种职业病对人的危害在于()。(首都医大2000)
A、造成肺心病、右心衰竭B.并发肺结核
C.造成肺纤维化影响气体交换D.晚期常合并肺癌
E.合并脑脓肿
答案:A、B、C
考点:肺尘埃沉着症。
解析:肺尘埃沉着症简称硅肺(或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的基本病变是硅结节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硅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最初影响气体交换,随着病变的进展,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可并发肺结核或肺源性心脏病。答案D一般不发生,答案E明显错误。
19.肺门淋巴结结核的恶化进展可造成()。(首都医大2000)
A.颈淋巴结结核B.肺粟粒性结核
C.肠系膜淋巴结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
E.结核性腹膜炎
答案:B
考点:结核病。
解析:肺门淋巴结结核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表现之一。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多数病例会因细胞免疫的建立,病灶进行性纤维化和钙化。有时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发展,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少数病例可恶化,病灶扩大、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有的甚至肺内播散形成粟粒性肺结核病或全身播散形成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答题技巧:须首先明确肺门淋巴结结核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表现之一。此题也就是提问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恶化进展。
20.绝大部分肺心病继发于()。(首都医大2000)
A.硅肺B.慢性支气管炎
C.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D.支气管扩张
E.慢性肺淤血
答案:B
考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解析:肺心病以慢性多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发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
22.下述关于肺淤血的记述,哪项是错误的?()(华西医大1999)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B.肺泡内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
C.肺泡腔内有水肿液D.可发生漏出性出血
E.常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答案:B
考点:静脉性充血。
解析: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少量漏出的水肿液和红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当患者体力活动时,回心和进入肺循环的血量增加,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力明显增高,使大量液体漏出并积储在肺泡腔内,造成肺水肿,同时伴有或多或少出血。出血多为漏出性出血。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多为炎症反应,肺淤血时炎症反应轻,肺泡内这两种成分较少见,故B是错误的。
23.引起或合并纤维性胸膜炎的疾病有()。(华西医大1999)
A.肺炎链球菌性肺炎B.流感病毒性肺炎
C.尿毒症D.结核病
E.风湿病
答案:A、D
考点:肺炎。
解析: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即大叶性肺炎,其主要病变表现为肺泡内的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在大叶性肺炎的病变过程中,充血水肿期之后,在红色肝样变期病变波及胸膜,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流感病毒性肺炎是一种间质性肺炎,较少波及胸膜。结核病可引起结核性胸膜炎,根据病变性质可分干性和湿性两种。湿性结核性胸膜炎又称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病变主要为浆液纤维素性炎;干性结核性胸膜炎又称结核性胸膜炎,以增生性改变为主。尿毒症很少波及胸膜。风湿病常累及心脏、关节、皮肤、皮下组织、脑和血管等。综上所述,引起或合并纤维素性胸膜炎的有A、D。
24.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主要病变是()。(华西医大1999)
A.新月体形成B.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C.单核细胞浸润D.中性白细胞浸润
E.系膜细胞增生
答案:A
考点:肾小球肾炎。
解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是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一个类型,表现为咯血,并出现血尿、蛋白尿和轻度高血压。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变为多数肾小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
答题技巧:掌握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是快速进行性肾炎的一个类型是回答该题的首要条件。
2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心、肺病理变化有()。(首都医大1999)
A.肺肌型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B.心肌纤维溶解、纤维化
C.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D.肺间质纤维化
答案:B、C、D
考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解析:肺心病时,除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外,肺内主要的病变是肺小动脉的变化,表现为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肌束,无肌型细动脉肌化。心脏的病变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增宽,核增大着色深。也可见缺氧所致的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纹消失,以及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增生等现象。除答案A外,B、C、D都可入选。
26.典型病毒性肺炎的病理改变不包括()。(中山医大1996)
A.多核巨细胞形成B.肺透明膜形成
C.包涵体形成D.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E.支气管腔内脓性渗出物
答案:E
考点:病毒性肺炎。
解析:病毒性肺炎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可因病情轻重而炎症程度有所不同,通常表现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间质内血管充血、水肿以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内一般无渗出物或仅有少量浆液。病变较重者,除上述间质的炎症外,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的灶性坏死较常见;肺泡腔内亦可出现由浆液、少量纤维素、红细胞及巨噬细胞组成的炎性渗出物,甚至可发生组织坏死。有些病毒性肺炎肺泡腔内渗出变化较明显,渗出物浓缩凝结成一层红染的膜样物贴附于肺泡内表面,即透明膜形成。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也可增生,甚至形成多核巨细胞。在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胞浆内及胞核内可检见病毒包涵体。如果病毒性肺炎不伴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腔内一般不出现脓性渗出物。
答题技巧:抓住病毒性肺炎的特点,以及与细菌性肺炎的区别。
27.鼻咽癌的特点是()。(中山医大1996)
A.多发生于鼻咽黏膜上皮B.以未分化癌最为常见
C.往往早期发生淋巴道转移D.腺癌对放疗最敏感
E.发病具有种族和地区特征
答案:A、C、E
考点:鼻咽癌。
解析:鼻咽癌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鼻咽癌绝大多数起源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少数来源于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按组织学类型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鼻咽部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是一种原始多能性的细胞,既可向柱状上皮分化,又可向鳞状细胞方向分化,因此,无法明确未分化癌最常见。鼻咽粘膜固有层有丰富的淋巴管网,故鼻咽癌癌细胞常在早期就经淋巴道转移。据流行病学调查,该病具有一定的种族和地区特征。鼻咽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以未分化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对放疗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