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传文九 释齐家治国

新浪教育
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齐家和治国的关系。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
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主旨〕说明齐家必须站在治国的立场,才能够供国人效法。
〔注释〕
(一)不出家的意思,是不必走出自己的家门。这个家仍然不是现代的这种小家庭,而是整个的家族。
(二)成教于国,便是将教化推广到全国。家族治理得好,已经有施政的经验,声名远播,自然能够成教于国。
(三)弟同悌,是兄弟友爱的意思。在这里特指弟妹敬爱兄长。
(四)事长的意思,是和长上相处的道理。
(五)赤子指婴儿。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称为赤子。
(六)不中的中,读去声,是命中不命中的意思。不中表示不能命中射箭目标的红心。
(七)一人贪戾的一人,特指领袖,在这里指的是国王。国王一个人贪心、暴戾,这一个国家就不太平了。
(八)机是事情发动的枢纽,也就是活动的能力。
(九)偾是毁坏、失败的意思,偾事指把事情弄糟了。
(十)帅的意思是统率。
(十一)恕是推己及人的意思。
(十二)夭夭形容草木美丽茂盛的样子。
(十三)蓁蓁是茂盛的样子。
(十四)桃之夭夭这句诗文,出自诗经周南桃夭篇。
(十五)宜兄宜弟这一句诗文,出自诗经小雅蓼萧篇。
(十六)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这两句诗文,出自诗经曹风鸣鸠篇。
(十七)仪指举止行为。
(十八)忒指过份,不忒便是合理而不过份。
(十九)正是四国的意思,是匡正天下,所有东、南、西、北四方面的国家。
(二十)法的意思,是取法、效法。
〔今译〕治国必先齐其家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家族都教不好,而能够教好他人,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必跑到自己家族外面,在那里宣扬吹嘘,便能够把教化扩广到全国。因为,孝顺的子女,就是能够让君王信靠的忠臣。和兄长处得好,自然懂得和长上相处的道理。而慈爱子女,也就知道如何和部属相对待,使众人乐于接受指使,并且尽心尽力。
书经康诰篇说:“为政的人,爱护百姓,有如爱护婴儿那样。”具有这种诚恳的心态,来实施德政。虽然不一定命中目标,切合民意的需求,相信也相去不远了。因为没有人先学好教养子女,然后才出嫁的。
国君这一个家族仁爱相处,全国人民群起仿效,这一个国家就会兴起仁爱的风气。国君这一个家族彼此谦让,全国人民学得很快,这一个国家也就普遍谦让。国君这一个人既贪心又暴虐,百姓跟着有样学样,这一个国家就风气败坏,大家胡作非为了。这种事情转化的活动枢纽,是这样的明显重大。所以说错一句话,便可能把事情弄糟了。而一个领导者好好施政,也可以使国家在安定中求发展。
古代尧帝和舜帝,用仁爱来领导,老百姓都乐于遵从仁爱的互动方式。桀王和纣王,以暴虐来统治,老百姓也彼此残暴。就算施政者发出和自己作风相反的诉求,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可见管理者必须自己先具有善行,然后才能够要求被管理者行善;必须自己先没有不良的行为,然后才能够要求被管理者不能作恶。如果管理者并未具备推己及人的恕道,却能够晓喻被管理者听从要求,实在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所以治国的基础,是先把自己的家族管理好。
诗经桃夭篇说:“美丽的桃树,枝叶十分茂盛,美好的女子嫁到夫家,同样会和家人和睦相处。”
诗经蓼萧篇说:“和睦地和兄弟姊妹相处。”在家族内与家人和睦相处,然后可以推己及人,来教化同胞。
诗经鸣鸠篇说:“自己的举止行为,合理而不过份,然后才能够影响到邻近的国家,并进而匡正天下。”由于自己在扮演父、子、兄、弟这些角色时,都正当而合理,值得大家效法学习,所以民众都能够群起效法。
这样说起来,治国的基础,就在于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
〔引述〕家族都治理不好的人,当然不能够把国家治理得好,这是十分简浅的道理。
我们说父时,包含母在内;说子时,包含女在内;说兄时,包含姊在内;而说弟时,也包含妹在内。家族中有父、子、兄、弟等不同角色,相当于社会上不同的阶层。一个人一定要先扮演好父、子、兄、弟的角色,然后担任管理者,才能够和上、下、左、右都相处和睦,分工合作。
没有人先学会教养子女,然后才结婚生子,扮演父母的角色。同样的道理,没有人先学会施政,然后才担任国君。我们只要从家族中的表现,便可以推选出合适的领导者。孝顺父母,大多能够侍奉长辈。恭敬兄长,大多能够尊敬上司。慈爱子女,大多能够爱护部属。能够诚心诚意对待民众,和爱护婴儿那样,大多是仁爱的国君。
要治理国家,先在家族中好好体会领导的道理。这是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应该好好体会的道理。
齐家的结果,若是家族的人,与他人格格不入,表示并不了解自己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于是闹革命、搞风潮,弄得社会和家族都不得安宁。所以站在国家的立场来齐家,使家族的成员,乐于配合国家的政策,成为守法的良民,受到国家的保护,才称得上长治久安。
家族在现代可以解释为社区。把齐家的道理,应用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对社区的正常发展,一定很有帮助。
这一篇,重点有三:
1.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治理得成为世界独强,势必引起其它国家的不安,对于世界大同,形成很大的阻力。所以治国必须站在平天下的立场,使其它国家,不致由于恐惧而造成不安。
2.治国的良才,最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以世界大同为治国的总目标,而不是强迫其它国家,一定要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因为世界大同并非世界一同,大同之下必须包容小异,不能够过分强调一致性。
3.齐家有成就的人才,赋予治国的重任。家族成员若是提出异议,表示必有重大过失,最好不要试着用来担当治国的工作。修身、齐家表现良好,而又具有宏大长远的世界观,才足以治理国家的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