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2004年自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华夏大地教育网

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为:C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D.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解析]:答案就在课文的第二段。四个选项中,A项说的是颛臾一直受到先王的礼遇,不该攻打它;B项也是申述不该攻打的理由;D项说的是冉有、季路在鲁国没有辅佐好鲁君,这三项都不是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理由,所以答案是C。当然,这一答案要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选对。

2.《赵威后问齐使》:以“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反驳齐使“君贵民轻”的思想,其反驳方法是 参考答案为:B

A.反驳态度

B.反驳论点

C.反驳论据

D.反驳论证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阐述"盛衰之理"所用的论据是 参考答案为:D

A.唐玄宗宠幸伶官而导致“安史之乱”

B.李煜不务正业而导致亡国的经过

C.南朝陈后主荒淫奢侈误国的历史

D.后唐庄宗李存勖前盛后衰的史实

4.《秋水》所阐发的主旨是 参考答案为:A

A.人的认识和作为都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十分有限的

B.宇宙无限,人生苦短,要珍惜生命

C.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D.在广阔的宇宙中,人只是万物之一,是非常渺小的

[解析]答案是A。这一答案就在课文后“提示”的第二段:“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5.《答李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所用的修辞方法与论证方法是 参考答案为:C

A.比喻与归纳

B.借代与类比

C.比喻与类比

D.借代与演绎

6.李斯说服秦王取消逐客成命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为:D

A.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国君皆因重用客卿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B.秦王重物轻人的做法必然导致国家衰败

C.驱除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D.议论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切中要害

7.《张中丞传后序》中,乞师不成而“拔刀断指”的人物是 参考答案为:C

A.张巡

B.许远

C.南霁云

D.贺兰进明

8.《李将军列传》:“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于刻画李广这个人物来说,属于 参考答案为:D

A.对比映衬

B.象征暗示

C.细节描写

D.侧面描写

9.《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借种树以喻居官,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参考答案为:C

A.比拟

B.对比

C.类比

D.比喻

10.《香市》中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再写重兴的香市,所用的手法是 参考答案为:D

A.先扬后抑

B.铺垫

C.侧面烘托

D.反衬

11.《往事》中,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这一手法表现在 参考答案为:A

A.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B.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深沉

C.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D.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解析]题目的设题点是:四个选项中,哪个语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往事》的主旨是赞美大海丰富性格和高尚品德,但文章开头却两次说它“单调”,这就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至于BCD项,有的是描绘大海的,有的是概括大海的性格的,不存在什么“欲扬先抑”。

12.《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笔法描绘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其中“门者”的性格特征是 参考答案为:B

A.贪婪虚伪

B.狐假虎威

C.奴颜婢膝

D.趋炎附势

[解析]答案是B 。这一答案在《报刘一丈书》这篇课文后“提示”的第一段中:“权要者的贪婪虚伪,干谒者的奴颜婢膝,‘门者’的狐假虎威,‘闻者’的趋炎附势。”将这四种人区别开来,无论考查哪一个,都能答对。

13.下列作品中,最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的是 参考答案为:A

A.郭沫若的《女神》

B.艾青的《大堰河》

C.闻一多的《死水》

D.戴望舒的《雨巷》

[解析] 列出了现代4位诗人的作品。要答对此题,须要掌握现代文学史中对一些著名诗人的评价。郭沫若、艾青、闻一多、戴望叔这4位诗人,显然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高,他的《女神》,最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14.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参考答案为:C

A.讽喻诗

B.爱情诗

C.弃妇诗

D.田园诗

[解析]答案是C。答案在诗歌后“提示”第一段的第一句话“《氓》是弃妇的怨诗。”其余各项,什么讽喻、爱情诗、田园诗都不对。

15.李商隐《无题》中,推己而及对方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为:C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答案是C。答案在诗歌后“提示”第二段中:“‘晓镜’两句又推已而及对方”。答对本题,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诗歌每两句的含义。

16.辛弃疾《摸鱼儿》最突出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为:D

A.运用典故

B.语言绚丽

C.白描手法

D.通篇运用比兴

[解析]答案为D。这一答案在辛弃疾《摸鱼儿》一词后的“提示”中。“提示”第二段打头:“词以比兴手法抒写情怀”,第三段打头:“本篇比兴手法的运用不局限于个别语句或局部的喻譬,而是通贯全篇。”所以“通篇运用比兴”才是正确选项。A项“运用典故”有一定的迷惑性,本词虽然善用典故,但只是在下阕,而不是通篇。

17.下列句子,同时用了对偶与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参考答案为:B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选对本题,要掌握常用的一些修辞格的概念和知识。如: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等。其中的B项,对仗工整,这里用了对偶;“眼泪”使“九曲黄河溢”,“恨”把“三峰五岳”都压低了,显然是夸张。至于AC两项,虽然对仗工整,用了对偶,却并无夸张;D既无对偶,也无夸张,而是用了比喻。

18.《宝玉挨打》中,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参考答案为:D

A. 同情被逼跳井的丫头金钏儿

B. 与戏子琪官儿平等交往

C. 贾环出于嫡庶嫉恨挑拨是非

D. 宝玉鄙视仕途经济、背叛封建礼教

[解析]答案是D。这一答案在《宝玉挨打》后“提示”的第二段:“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是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离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他挨打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

19.《风波》中,赵七爷的辫子盘上又放下,这属于 参考答案为:C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细节描写

D.心理描写

[解析]题目的设题点是“赵七爷大辫子盘上又放下”属于什么描写?选择这个问题,也需要一点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正确选项是B,细节描写,属于行为细节。

20.《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的主要细节描写是 参考答案为:C

A.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B.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C.(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D.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

[解析]与19题相似,只不过将题干与选项调换了,要求判断四个具体语段哪个是细节描写。正确答案是C。A项是叙述文字,介绍王恺与武帝的关系;B项是对王恺珊瑚的描述;D项是王恺争豪失败后的心理,所以都不正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