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形成详解

名校之梦
作者:sahow(OKhere论坛政治版版主)
首先假设社会有三个部门ABC,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9:1,8:2,7:3,剩余价值率100%,每个部门的资本家分别投资100万元。
则三个部门创造的价值分别是:(以下单位:万元)
A部门:W=90+10+10=110
B部门:W=80+20+20=120
C部门:W=70+30+30=130
因此,社会总的商品价值就是:
110+120+130=360
则三个部门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分别是:
A部门:10
B部门:20
C部门:30
总利润:10+20+30=60
可见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利润却低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在不存在垄断的条件下,A部门的资本家肯定会转移自己的资本到BC两个部门,而B部门的资本家则会转移自己的资本到C部门。于是C部门就会出现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大量的商品的价值实现不了,利润率降低。而AB部门则由于供小于求,商品价格上升,利润率上升。通过长时间的竞争,社会必然要求各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这样,三个部门的利润应该都是:60/3=20
各部门的生产价格=c+v+平均利润=100+20=120
上述理论可以用一下表格表示:
资本有机构成 |
投入资本 |
不变资本 |
可变资本 |
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 |
价值 |
平均利润 |
生产价格 |
9:1 |
100 |
90 |
10 |
100% |
10 |
110 |
20 |
120 |
8:2 |
100 |
80 |
20 |
100% |
20 |
120 |
20 |
120 |
7:3 |
100 |
70 |
30 |
100% |
30 |
130 |
20 |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