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哀痛者,幸福者(简评)

新浪教育

关注

【简评】这是一篇剖析深入,见解独到的作文。针对“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话题,作文抓住《纪念刘和珍君》里“哀痛者”和“幸福者”两个词,深入分析了革命先驱的哀痛和幸福之源。文章分为两层主体内容:刘和珍们是“哀痛者”和刘和珍们是“幸福者”。两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第一层主体内容是一个片断,一层意思;第二层主体内容含两个片段,两层意思,层层递进。两层主体内容详略得当,相得益彰。

鲁迅的杂文一向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难点,《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流露出的悲愤、哀悼、惋惜、敬佩、惭愧等复杂的情感更是错综纠葛。尤其是对慷慨捐躯的刘和珍等烈士,鲁迅以一句“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作评,截然相反的两种感受同时存于一身,更是难解。本文却巧妙的抓住了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词,深入分析了特定时代背景下革命者的独特思维方式带来的复杂情感。哀痛源于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幸福源于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哀痛和幸福的本质都是崇高的革命战斗精神。作文把“以战士的思维去思考”作为出发点,既紧紧扣住了话题,又对鲁迅的观点做出了深刻透辟、入情入理的剖析,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积累和深入的思索。 [凤潇 评析]

[上一页]  [1]  [2]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