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状态应对高考 五一长假考生应合理规划(图)

北京青年报
五一长假考生应合理规划
五一长假就要到了。假期本来是放松心情的日子,但这个五一长假对于离高考越来越近的广大高三学生和家长们来说却有点特别。最近本报也接到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来信来电,询问应该如何规划利用好五一的这个假期。记者就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采访了几位高考辅导方面的专家,希望他们的建议能给考生和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受访专家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一线教师楼丽英、李宇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一线教师曾龙、杨杰
“过劳”、“过逸”都有危害
提问:孩子“一模”考试自己觉得考得不太理想,觉得时间紧迫,想让他把五一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这样好不好?
曾龙:不应如此。过度疲劳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复习的效果也不好,甚至有负作用。
楼丽英:无论学习成绩好与不好的孩子,在五一长假期间都应该正视自己,适当地安排学习和休息。在距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时间的时候,复习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孩子身体状况的调整,在保持适度紧张状态的前提下,考生不宜过于疲劳。
提问:孩子前段时间复习的效果不错,打算让他五一假期松弛一下,好好玩几天,这样是否应该?
冯建:孩子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不应完全放松。一模的成绩不能够完全代表高考的成绩,离高考还有50天左右的时间,只要对知识进行仔细地梳理,认真备考,考生高考成绩还是可以提高的。所以考生们应该充分利用五一假期的时间,将海淀、东城、西城一模试卷反复的进行重做,从中找出不足,总结丢分原因,根据自己各科成绩的实际情况制定新一轮的复习计划,为第二次模拟考试的到来做准备。
杨杰:不应该。“过逸”会让考生后阶段放松过度,该完成的基本复习任务都完成不了。比如查漏补缺,基础知识的梳理等一些有效的工作都不去完成,可能造成最后一个月的荒废和虚度。正确的做法应是注意把握好“劳”和“逸”的度,保证复习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