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三)逆境中要学会稍安勿躁

新浪教育

关注

(三)逆境中要学会稍安勿躁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无论想成就什么事业,前进的路没有一帆风顺的,而一个人在逆境时的心态以及表现,往往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对于试用期的新人而言,企业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你同样要面对这样那样的逆境。在逆境面前,有的人努力奋争,百折不挠;有的人浅尝辄止,偃旗息鼓;有的人一陷入困境,就心怀恐惧,绕着问题走。不同的心态与表现导致了职业命运的不同结局。

谁都希望自己在职场上能够一帆风顺,但这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怀有美好愿望的,有一大堆同样进入试用期的新人。到一定时间后,各人的命运却出现了分野,排除机遇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待逆境的心理和态度。

职场是很能磨砺人的意志力的。正如巴尔扎克所说:“逆境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卡耐基也曾说:“逆境是人生最好的教育。”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说明,只有经历逆境中的磨难,伟大的人格才能铸就,智能与潜力才会得到更有效的激发,灵魂才会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逆境采用了不正确的人生态度。

情景案例

新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否可以发脾气、与人发生争执?

小季刚进入一家IT公司,就遇到了这种麻烦。他觉得在办公室就他受到了最多不公平待遇。多干点杂活本来不是什么事,但谁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支使他,而且经常是在他手中正忙着上机的时候,一经有人召唤,他就不得不把手头活放下来,恭候这些“老资格”们。没几天,他就焦躁起来了。

“实在很想发作,不过,为了顾及颜面,我勉强忍了下来。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越是忍,老家伙们越是肆无忌惮,我把愤怒与不满的情绪憋在心里,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

有一次,小季听到身后一阵骂声,转过身去,看到一个老资格正对着另一个新人咆哮:“死机啦,又死机啦!就这么简单的程序,讲了N遍,你还在死,重来!”这时,那个新人头低低的,不知所措中,眼泪叭塔叭塔地往下掉。小季看在眼里,真不知该视若无睹地掉头走开,还是该为自己的“难兄难弟”抱不平?他心里掂量了一下,觉得寡不敌众,只好像“强巴”一样咬咬牙,再次忍住了,但心里那种无名火真想找个对象,痛痛快快地发泄一番。

新人同题困惑

•不就是资格老吗?除了对新人有欺生的本事,其他什么也没有了。

•我也有这种经历,这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吧,可是这种黑暗也太黑点了。

•老点的同事尚且如此,更别提老板了,这能让我们新人不焦躁吗?

情景评述

小季的遭遇和上篇中的杨鑫很类似。在事件的本质上,都遇到因为能表现反被上司穿“小鞋”的窘迫。如果说杨鑫是因为热血烧得过度而有“化作冰水”的心理反应的话,那么本例中的小季则是处于逆境中的迷茫不知自己的人生去向。

小季为保住自己的饭碗,“像强巴”一样忍着“满腔的怒火”,没有和他的上司“干起来”,多少还是反应出他所应有的涵养。但在这涵养之后,心里却裹着一层不知道怎样撩开的迷雾,他“想找个对象,痛痛快快地发泄一番”,这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发脾气或许很有效,但是也很危险,它可能为你树立更多的敌人。小季的例子里的那些情绪容易激动的“老资格”在现在团队里比比皆是,而在“新人同题困惑”中提到的一些具有“独裁”之嫌的老板也大有人在。面对这样的现实,新人们该如何自处呢?像小季那样 “要忍住,要忍住”、“千万别哭”、“千万别发怒”吗?但这样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焦躁问题。因为情绪上的对立,也许能用态度去化解,可心理的创痛却会愈积愈深,到一定程度,一旦爆发,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小季们该想想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其他办法了。

为新人同题支招

当新人身处逆境的时候,无论是逃避,还是以焦躁的情绪与对方发生争执,这都是下下策。稍安勿躁,这是基本的原则,如何做到稍安勿躁呢?

一是结合自身当时求职的目标,平静地问一问是否遇上了人事的阻力?如果你发现自己遇上了人事阻力,说明你已经陷入逆境了。那么,你应该利用工余时间,找与你发生冲突的对象(抑或是“老资格”)当面缓解一下情绪(当然不是低声下气),不妨称对方为“严师”、“前辈”之类,然后说“谢谢您对我的高要求,不过以后在大家面前可要给我留点面子哟!”这样做,既能缓和对方的情绪,又能展示你的风度,更能减少类似的冲突的发生。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工作未必都在发生冲突后去完成,在顺境的时候,也可以靠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去完成。

二是人心理上保持新人应有的低调。因为低调更有利于把握心理承受的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程度。保持低调的好处还不仅仅在于此,它能使你恰如其分地思考和制定办法、措施,使自己遇到逆境或对他人不满意时,能战胜自我,以快乐的人生观迎接挑战,化腐朽为神奇。保持低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在稍安勿躁中冲破逆境的重围,从容地前进。

[上一页] [1] [2]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