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招聘启事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厦门大学“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团队招聘启事
厦门大学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国际花园城市”厦门,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具有80多年历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启动为厦门大学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现面向国内外诚聘“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团队负责人、首席专家、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和研究人员。
厦门大学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和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竭诚欢迎有志英才的强力加盟,共创美好未来。
一、招聘学科、岗位和工作待遇
平台或基地 |
涉及学科或方向 |
招聘岗位 |
工作待遇 |
嘉庚化学 |
化学基础、化学能源、合成材料、化学生物学 |
平台负责人1人、研究方向负责人各1人、骨干科学家及课题组长4人 |
年薪10-50万元,约200万元科研启动费,对平台建设(包括大型仪器购置计划)有优先建议权 |
国家海洋研究中心(厦门) |
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环境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物理学、物理海洋学,海岸带管理,及相关学科 |
平台负责人1人、平台首席专家1人、研究方向负责人或骨干科学家8-10人 |
年薪10-50万元,提供50-200万元科研启动费等 |
细胞生长与发育 调控 |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 |
特聘教授(包括“长江学者”、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厦门大学校级特聘教授,下同)、团队研究人员共10人 |
年薪10-50万元;积极协助受聘人员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提供良好的办公与工作环境;提供不低于10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可面议 |
信息科学与技术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系统工程 |
首席专家3人 |
年薪20-50万元,科研启动费不低于200万元 |
特聘教授6人 |
工作津贴10万元/年,科研启动费不低于200万元 |
||
研究人员若干 |
参照学校相应职务的工资、津贴及其他福利待遇标准执行 |
||
光电信息材料与 器件 |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电子 |
特聘教授3人 |
工作津贴10万元/年,特别优秀者,工作津贴20-50万元。提供科研经费不低于300万元 |
讲座教授4人 |
工作津贴1.5万元/月。支持申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重大合作项目 |
||
研究人员15人 |
参照学校相应职务的工资、津贴及其他福利待遇标准执行 |
||
新型疫苗工程中心 |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 |
特聘教授、团队研究人员共10人。 |
年薪10-50万元;积极协助受聘人员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提供良好的办公与工作环境;提供不低于10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可面议 |
财务管理与会计 |
会计学、财务学和法学 |
首席专家2人 |
年薪不低于80万元,科研启动费100万元 |
研究人员10人 |
年薪不低于15-30万元,科研启动费50万元 |
||
客座研究人员10人 |
工作津贴不低于3-5万元/年,科研启动费20万元 |
||
宏观经济分析与 预测 |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 |
团队负责人1人 |
年薪不低于20万元 |
首席专家6人 |
年薪15-18万元 |
||
特聘教授若干 |
工作津贴10万元/年,科研启动费不低于50万元 |
||
讲座教授若干 |
工作津贴1.5万元/月 |
||
研究人员10人 |
年薪5-9万元 |
||
客座教授10人 |
工作津贴1-1.5万元/月 |
||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 |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外国高等教育史 |
特聘教授2人 |
工作津贴10万元/年、科研启动费不低于20万元。 |
讲座教授2人 |
工作津贴1.5万元/月 |
||
研究人员4人 |
享受厦门大学教师同等工资和同等福利待遇;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启动费和津贴 |
||
东南亚研究 |
法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民族学、政治学 |
团队负责人1人 首席专家1人 |
年薪20-3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 |
台湾研究 |
法学(含政治学、社会学、国际法学、宪法学等)历史学、文学、经济学 |
特聘教授4人 |
工作津贴10万元/年,提供科研启动费不低于50万元 |
讲座教授3人 |
工作津贴1.5万元/月 |
说明:1、以上表中凡金额均指人民币。
2、除特别注明的以外,年薪均指税前并含各类津贴及其他福利待遇。
3、全职人员均给予相应的安家费、住房货币化补贴,协助解决住房问题,非全职人员在校工作期间由学校安排住房。
4、特聘教授除每年10万元工作津贴外,同时享受厦门大学教授同等工资及福利待遇。
二、基本应聘条件
1、团队(平台、基地)负责人
(1)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2)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已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
(3)具有长远的学科发展战略构思,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领导、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重大项目组织等方面做出过突出成绩;能够带领本团队保持和提升所在学科的已有优势;
(4)国内应聘者必须具有教授职务,国外应聘者必须具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职务;
(5)聘期内在厦门大学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10个月,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2、首席专家
(1)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到55岁;
(2)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已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
(3)具有长远的学科发展战略构思,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领导、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重大项目组织等方面做出过优异成绩;能够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和拓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4)国内应聘者必须具有教授职务,国外应聘者必须具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职务;
(5)聘期内在厦门大学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10个月,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3、特聘教授
(1)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身体健康,自然科学类原则上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原则上50周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及校级特聘教授,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2)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
(3)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4)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5)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和拓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7)聘期内每年在厦门大学工作9个月以上,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4、讲座教授
(1)具有博士学位,自然科学类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
(2)在国外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应聘校级讲座教授亦可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知名教授);
(3)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上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4)聘期内每年在厦门大学工作2个月以上,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5、客座教授
(1)具有博士学位,国内应聘者必须具有教授职务,境外应聘者必须具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职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2)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重要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已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
(3)聘期内在厦门大学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2个月,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6、研究人员
(1)具有博士学位或相当于讲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境外大学博士学位或在境外大学或研究机构有过3年以上研究经历者优先;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教授或相应职务的人员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或突出的科研发展潜力,主持过国家科研项目;
(4)聘期内在厦门大学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10个月,能够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应聘所需材料和应聘程序
所有平台、基地受聘人员的聘期为3年。
应聘人员请在2005年6月30日之前向我校人事部门或基地、平台所在学院(研究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相应的应聘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详见厦门大学人事处网页“关于厦门大学‘985工程’二期各平台、基地应聘须知”)。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361005
传 真:86-592-2183984
联 系 人:陈 文
电 话:86-592-2186239,2182259
E-mail:rscr@xmu.edu.cn
厦门大学人事处网页: www.rsc.xmu.edu.cn
应聘者请在电子邮件的主题部分或信件上标明“‘985工程’应聘”字样。
各平台/基地建设所在学院(研究院)联系方式,详见厦门大学人事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