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录取要看出身 名校本科背景果真重要么

新浪教育
前言:“这简直像是出身论蔓延到研究生招考当中了。”面对学校一项新的考研规定,南开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一名学生用“出身论”加以概括。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则表示,普通大学与名牌大学毕业生之间确实存在差距。“经过高考的选拔,能够进入名校的学生确实略胜一筹。在大学里能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成材率显然更高。”他举例说,他曾经招收过来自一所普通院校的高分考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招进后发现,这名学生除了考研科目成绩很高之外,对其他知识知之甚少,不得不让他从本科知识开始补课。“我们工作压力很大,不可能对每一个招进来的研究生从头教起。”……>>全文
[发表评论] |
南开BBS上一位同学针对新规定毫不掩饰地说:“太好了!这个规定可以吓住那些师范生!” 他的话招来了许多跟帖。一位同学针锋相对:“人家师范生的本领未必差,不要老自我感觉良好。再好的学校也有差生,再差的学校也有优秀生!” 一位首先表明自己是从南开毕业的研究生说:“其实谁也别说谁,南开毕业的,你们真的学得比人家好?人家既然能来咱们南开,咱们就不要戴有色眼镜。我们也想想,如果我们考研去第一名的大学,人家瞧不起南开的话,我们是什么心情?”“虽然我是本校的,我还是希望能够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我高中同桌高考近700分,(高考志愿没有填好)被调剂到不好的学校去了,人家也许也会考研,他将来也会被说成高分低能,而我到了南开就不会有人这样说我。这显然不公平。” 有人甚至很愤怒地表示:“不是因为低分而低能,而是因为高分而低能,这就是低分人群为自己的辩护。”……>>全文
[发表评论] |
“我怎么也融不进主流的圈子,难道就因为本科不是名校吗!”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马明苦恼地说……>>全文 [发表评论] 当她考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时,却发现名校生活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同学们大多根据本科所在的学校形成了固定的圈子。来自普通高校的她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隔阂和冷落:“虽然没有人明着说,但是你能够从某些名校毕业的人言谈举止中感觉到这种隔阂。” 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李辰说,如果有人在食堂打饭插队,或者在图书馆上自习时喧闹,都会怪罪到外校考来的人身上。对此,她很是委屈:“外校的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考过来的,为什么对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另眼相看呢?” ……>>全文 [发表评论]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却认为关于“土著”的争论对于学术的发展而言,是个伪问题。“表面现象的背后是学术近亲繁殖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在学术圈占山为王,表达什么观点一群弟子一呼百应,然后对其他观点不择手段地打压。做学问是追求真理,而不应该这样谋取名利。”
……>>全文
[发表评论]
|
一名复旦大学研究生谈亲身对比经历: 名校读研:而到了复旦之后,李天华觉得复旦的本科生太幸福了,“讲座几乎天天有,动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总来开讲座,我们那里一年能来一个就轰动了;学校里的社团有好几十个,有些社团在我们那里根本不可能成立;复旦的硬件、师资,更加没法比了;复旦的本科生四、六级通过率将近100%,优秀率比我们那里的通过率都高,这当然没法比。” 结论:自己能够考上复旦的研究生,很大程度上是应试能力强,“虽然本科时‘混'了几年,但为了能够有个好前途,大三下学期就准备考研。” ……>>全文 [发表评论]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鲁卫教授点评 “虽然现在的高考制度还有待完善,但毕竟经过高考进入名校,还是能够体现出能力的,而在名校本科4年的学习也是相对完善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鲁卫教授认为,“相反,目前招来的研究生不少在本科期间只是为应付考研而奋斗,况且,现在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这些学生就更缺乏系统的学习。”……>>全文 [发表评论] 周鲁卫教授告诉记者,现在在研究生招生时都开始关注考生的本科学校,“甚至现在教师评职称或者引进人才时,也会把他的本科学校作为参考因素。”……>>全文 [发表评论] |
一名2005年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只因自己不是毕业于“211工程”院校,竟接连遭到了3所高校研究生复试调剂的拒绝。而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普通院校考生考研的确存在“学校歧视”,迫使他们不得不明年再战。 |
·陈丹青出走:名教授清华辞职 研究生招生制度出了什么问题 5年前,他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在这个令人艳羡的位置上,他却始终不能适应当前“学术行政化”的教育体制,他不想被不知不觉地异化,于是选择离开。 陈丹青先生在作客新浪网聊天时,谈及辞职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这是一个体制自己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我想我比较绝望的就是20年来已经有一种看不见的非常大的势力在构成这个状况,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教育所有的弊端,所有的问题非常健康的一直在运行,不受任何别的因素的制约……>>全部 [发表评论] ·贺卫方罢招:北大教授停招研究生VS伤痕累累的研招制度 质疑北大法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一怒暂停招收硕士研究生。 6月24日,贺卫方在学术批评网上发布了《关于本人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声明——致北大法学院暨校研究生院负责同志的公开信》。在信中,贺卫方写道:“现行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考两张综合卷涵盖多达十门课程,这种打着对考生全面考查旗号的做法实际上产生的后果却是削弱了考试应有的专业偏向。尤其是法律史和法理学专业,这样的考法足以让那些爱好理论和历史、并且对此已经有大量阅读(因而很可能‘偏科')的考生被卡在门外。”因此,贺教授决定“自2006年起,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全文 [发表评论] · 陈瑞华讲课:北大教授被指侮辱自考生 称他们混吃混喝蹭课听 “考研论坛”上的贴子称,在4月5日的课堂上,陈瑞华公然说:“自考生,北大鄙视你们!”帖子称,陈瑞华在课堂上说:“堂堂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考试,竟然使大量自考生进入复试,而把我们北大自己这么优秀的学生拒之门外,这真是法学院的悲哀、北大的失败!”他还说:“这些没有经过法学正规教育的人,三四年在北大混吃、混喝,蹭课听,到头来靠死记硬背也能混进北大。今年我们下决心,凡是进入复试的自考生,我们一个都不要,档次太低!”……>>全文
[发表评论] |
|
新浪考研频道欢迎你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