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小学:学生建立自信的地方(图)
贝壳财经
${图片1显示}
北京光明小学建校于1959年,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学校分三址办学,(南院、北院寄宿部、城南分校。)共有50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
“我能行”教育唤醒孩子的信心
光明小学与教育家刘永胜的名字紧密相连。1996年,特级教师、光明小学校长校长刘永胜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原创性提出“我能行”教育,明确提出:让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实践“我能行”;让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体验“我能行”;让每位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都相信“我能行”。这一办学目标,创建了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被社会誉为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
光明小学注重课堂效益。刘永胜校长说,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光明小学围绕“我能行”教育,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成功的主要活动,而自信心正是在这种成功的体验中积淀而成。为使每一个孩子真正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建立自信心,教师就要注意创设平等、民主、安全的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
学校尊重学生“出错”的权利和“质疑”的权利。刘校长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只有善于提出疑问,才会有所思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同时,敢于质疑也是勇于表现自我,自信的表现。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要提倡学生质疑。在“我能行”教育中,尊重学生“质疑”的权利。开发校本课程,张扬学生个性。
2001年以来,在推进新课程的试验中,光明小学又探索学生与教师发展性评价,为全国提供了新鲜经验。光明小学的专著《小学日常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探索》一书被列入教育部新课改丛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光明小学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更新观念,倡导多元;尊重主体,强调过程;鼓励参与,重视体验;突出载体,强化育人;积极评价,促进发展”的教学特色。英语已成为学校的品牌学科,自1972年开设英语课至今。
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开设了围棋(五子棋)、口琴、攀登英语、古诗文诵读、国学等校本课程。学校红领巾艺术团的舞蹈分团为北京市金帆艺术团成员,曾应邀组团参加法国及德国的艺术节活动。学校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已连续七年获区科技节小学组总分第一名,曾代表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第一名。学校田径队连续五年获区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学生小记者团曾赴俄罗斯、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和深圳、西部采访。学校通过开展“五个十”道德体验实践活动,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从小学会做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在“我能行”教育中,学校始终抓住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入轨教育”,“青年教师共同成长计划”,“送课下乡体验活动”,“读书工程”,“生活规划引领”等举措帮助教师可持续性发展。近些年共培养出4名特级教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40名区级骨干教师,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能行”教育中,学校走“科研强校”之路,自1997年至今与北师大董奇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长期合作,以“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研究成果获北京市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目前正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力求破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热点难题,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色学校,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校,北京市信息技术先进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北京市健康教育促进校,被社会公认为京城及全国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