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文理科从“不分”回归到“分”的启示(组图)

新华网

关注

记者 郑天虹  

今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其中关于取消普通高中文理分科的问题引发热议。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东是最早试行取消文理分科的省份,从1999年高考不分文理到后来恢复分文理,广东教育改革一直在争议中曲折前行。如今再次面临这个问题,曾经历过这一历程的教育界人士是如何看待这次教育改革的呢?文理科到底该“分”该“合”?取消文理分科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资料图片 文科?理科?
资料图片 文科?理科?
禹天建 绘 文理科分还是合
禹天建 绘 文理科分还是合

禹天建 绘

高考文理不分科曾带来“偏差”

1999年,在全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广东率先实施了“3+X”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方案。考生在考语、数、外3门主科外,可任选两门科目组合成“X”科考试。与传统大文大理的高考模式相比,这改变了中学长期文理分科、单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而“3+X”方案中“X”的开放性和可选择性给了高校和考生极大的自主权。

然而,正是这种开放性和自主权给中学教学秩序和高考选拔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学原有的教育资源是按文理分科的教学要求来配置的,实施“3+X”后,在打破文理分科,由学生按各自的个性、特长要求自由选课的变化中,不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场地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匮乏,在指导学生选课及安排学生选修的过程中,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龙头”学校之一的广东实验中学,在改革的过程中确实碰到不少实际问题:学生选择的“X”考试科目出现不同的组合,排课表有困难,教室安排也有困难,都需要一一设法解决。

资料图片 文理分不分科需征求意见
资料图片 文理分不分科需征求意见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说,当时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是想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改变一些学校教学偏科的情况,结果实施下来有段时间出现了偏差。因为学生在选择X的时候,为了能考上大学总是选择相对容易的史、地、政或生物,而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当中的内容比其他科的教学内容多一点、难一点,这是学科性质决定的。

“那几年下来,每年选这些学科的考生在增加,选考物理和化学的考生则每年递减。这对国家培养各类人才是不利的,虽然高考是不分文理,但是家长学生仍然会找一个最容易考的,而不管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也造成大学在录取理工类学生时,发现考物理和化学的不够,只好录取考历史和政治的人读,这也不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罗伟其说。

教师学生:“教学不分科,高考要分科”


资料图片 热议文理分科
资料图片 热议文理分科

罗伟其说,“关于高中阶段是否试行文理分科的问题,首先要对文理分科有一个比较恰当的认识,从高中的教学大纲来说没有文理分科,只要一个学校完成了教学大纲就不存在文理分科的问题,只是到后期为了准备高考,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进行文理分科的复习。”

基于此,广东在自1999年到如今的10年间,经历了数次改革,从不分文理的“3+X”到折中选择的“3+大综合(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到2010年最终取消X科完全恢复为有文理划分。

当“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必要和可行”再一次抛向广东教育界时,身处教学一线35年、经历过若干次改革探索的广东实验中学语文老师罗易说:

“文理不分科的那时,学生的课本很薄,甚至有一些科目是整个高中阶段才一本书,譬如地理、历史等课程。后来有了一个改革,变成课本加厚,要求提高,整个系统在完整。于是就出现了发展到今天的新课标,新课标的整个系统很严密、很丰富,譬如语文,以前整个高中的语文课只有6本书,现在是13本,内容丰富了,同时压力也大了,负担也重了。

罗易说,文理如果不分科,可能对人整体素质的培养会有好处。但是目前的这种状况,可能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每一个科加厚了课本、加多了课程项目,学生的负担实在太重。

资料图片 苦的是学生
资料图片 苦的是学生

广东实验中学化学老师程俊说,“我建议高考分科。但是教学还是不分科,因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还是要学习的比较全面为好,为今后的能力打基础。”

程俊说:“因为我最近跟几个已经毕业的学生聊起高考分不分科的问题,他们说,作为在高中学习的话,他们希望学到所有的科目。因为他们在大学不管是学习还是交往,还是未来的发展都需要这些。但是他们又说,为了自己高中阶段学习得更快乐、更有兴趣,他们还是希望选择分科。”

学生们也对“教学不分科,高考要分科”的理念表示认同。高二理科学生杨博宇说,“首先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比较鲜明,我还是赞成文理分科的。当然,文理分科的意义只是考试上面的文理分科,教学上可以不分科。怎么说呢?教育上,确实在高中阶段,不应该把倾向性搞得那么明显。因为毕竟高中的时候还是打基础的时候,就是我们在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不应该现在就遴选哪些是我以后会用的,哪些不是。”

他说,“但是我觉得在考试中要实行文理分科,只有当文理分科之后,才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容我有这样的时间、精力去考虑别的东西,去考虑一些学习以外的,可以充实我人生的一些问题。如果高考取消文理分料,我就要从备考6科增加到9科,这就要花巨大的精力进去,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这样的问题上,自然是文理分科考试还好。”

宋嵩绘 文科?理科?
宋嵩绘 文科?理科?

很多学生认为,文理分科考试并不必然造成学生偏科学习。因为一般高一阶段是文理兼学,到高二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才开始有文理侧重;而且高二有相当于以前“会考”的学业水平测试,是对所有学科学习情况的考察。事实上,要做出文理考试的选择也必然要经历文理融合的过程。

高二文科学生何颖欣说:“高一应该是打基础的,学习不能够想学什么就偏到那个地方去,应该要均衡发展。在高一的时候,当时老师教学也没有说哪一科重,哪一科轻,必须每一科都要学到应该学的东西。所以当时我身边的同学都是一样,把它当成主科一样去学,但是到高二分了以后,就有侧重点了。”

杨博宇说:“因为我个人对政治比较感兴趣,各方面的著作都很喜欢看。即使我们不用高中会考,我也会像以前那样关注政治,阅读那方面的书籍,这就是我们的兴趣。由此影射过来,正是因为文理分科,我们看政治的时候不需要用应试的心态去看,反而能够看得进去。”

实施取消文理分科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资料图片 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才吗?
资料图片 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才吗?

与此同时,经历过数次高考改革的教育界人士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考虑,大多赞同取消文理分科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广东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郑炽钦说:“我认为应该取消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尽管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文理分科也有它的弊端,从利弊两个权衡来看,我觉得还是弊大于利,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他说,文理分科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尽管不是真正全部不学,但是文理分科客观上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对培养复合型人才非常不利;三是文理分科达不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但是,教师、学生和教育专家们同时强调,取消文理分科政策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配套。

罗易说:“我赞成文理不分科,但是要以减少课程、减薄课本为前提。我这样设想,如果文理不分科,前提应该是把课本要么减本,比如语文从13本减到6本,要么就是13本的页码减一半,那样就恢复到先前的量上,但是整体的格局可以不变,但是把问题简化、把材料简化,那样学生才可以应付所有的学科。”

资料图片 赞成取消文理分科
资料图片 赞成取消文理分科

何颖欣说:“如果取消文理分科的话,希望涉猎的东西不能太专。如果需要9科一起来,使我们哪一方面的知识都不要有缺陷的话,我觉得这是一种可取的想法,但是还是在考题上不要要求太深了,那我们可以在学习当中拿到我们要知道的东西,能够用得上的或者需要知道的就行了,千万不要是怪题、偏题。”

郑炽钦说,取消文理分科也是应该有条件的,因为我们长期以来都是文理分科的学校,尽管这几年新的课程改革,文理分科的痕迹没那么明显了,或者说实际上像广东这样的课程改革,像全国这样的课程改革,都逐步走向了文理整合而不是文理分科。但毕竟有一个过程,我想,要满足不实行文理分科需要几个条件:

第一,是一破一立,首先要破除原来应试教育的观念,要树立一种新的素质教育的观念。

第二、要一增一减,最关键的是增加教育的投入,因为要取消文理分科,文理合起来所有学生都要学那么多科,按照目前全国所有的中学来说,都必须要增加教育的投入,不然不能够实现。大的方面来说包括人的投入和物的投入,人的投入最主要的就是增加老师,因为按照现在的文理分科不需要那么多老师,文理合一的时候肯定需要更多的老师,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这些学科。

除了增加老师以外,还要增加学校的投入,因为原来按照文理分科设计的高中,一般来说实验室都是按照理科学生设计的,有些活动室是按照文科的学生设计的,现在所有学生都要学那么多的文科内容,也要学那么多的理科内容,这种情况底下必须要增加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比如实验室、功能室等等,如果不增加,没有这些物质条件,我认为是很难实现文理整合的。

文科?理科?黄珂展 绘
文科?理科?黄珂展 绘

其次是减。文理合一以后,肯定比文理分科的情况底下学生的负担要增重,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那么他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或者课外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就很难挤出时间。如果不减少一定课程的总量,不进行课程的整合,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推行文理整合的。

第三,要一改一法。一改就是要改变现在的高考制度,改变现在的高考招生模式。因为光是高中改了,大学不改,高考不改,我觉得改革最终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文理分科教育在高中这个阶段只是整个教育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只是改一个环节,这个改革很难取得成功。另外还需要立法,最主要是立出高中教育法,规范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要规范高中教育的课程设置,有高中教育的结构检验、包括学业水平测试等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