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妈妈 我考砸了”这句话你的孩子敢说吗?

新浪教育

关注

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中国的很多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面上的成功有关。

我们只是追求现实的结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们把结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们不享受过程;我们为了实现某种期待,往往不择手段。

——白岩松

-01-

写这篇文章,完全源自于孩子最近的几次数学考试,百分制的试卷,娃分别以 83分,51分和78分的成绩,向我交出了她的答卷。

看到这些成绩,我自是怒发冲冠,想当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98分那都是最低分!

我开始以高八度的声调,对孩子讲述考高分的重要性,落后和淘汰意味着什么时,孩子却反问了我一个问题:

“妈妈,为什么我就得考前几名呢?考砸了也很正常呀?”

噢,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把我问住了,一时间竟然忘了对她的继续批评和指责。

在孩子心目中,“考好了,考砸了”,仅是一场考试的结果而已,他们可能总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家长看到分数后,或者喜笑颜开,或者河东狮吼。

因为家长此刻的联想,瞬间已飘忽到 30年后的某一天了:

好分数=成功=进名校=高薪;

差分数=失败=没学上=低薪。

这一连串的潜台词,

让本应承载更多目的的考试,变成了唯分数论的评判。

考好了,皆大欢喜,母慈子孝;

考砸了,快速加压,鸡飞狗跳。

于是,很多孩子对于学习,开始丧失兴趣,开始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

想想看,多少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为了进名校而进名校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进名校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名校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名校后才刚刚开始。”

哪一种结果是我们想要的?

目的很明确,道理也很简单,可在执行的过程中,留给孩子的,却只剩下了“只能考好”的单项选择。

最近我在重温《明朝那些事儿》,它一直在强调,名将之所以能成为名将,不是因为他是常胜将军,而是因为他具有从失败中成长起来的能力,那种在绝望中创造出希望的能力。

从古到今都是这个道理。

可发展到今天,为何“失败”这个词,就成了谈输色变的洪水猛兽了呢?

leo老师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过这个话题:最重要的一堂课,越早给孩子上越好

在英国,“失败”这堂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如果家长不意识到这一点,会无意识中造就以下三个问题:

1、只能考好,只能成功;考砸了就意味着失败,失败是不被家长接受的;

2、开始学着像家长一样为考试这件事不断的增加潜台词,小小年纪就开始承受本不该属于他们的焦虑感;

3、缺乏抗压训练,无法正确面对人生挫折,从而走上极端的道路。

考试的目的不是获得好分数,是一种检验。

既然是检验,就要允许失败,甚至有时候要让孩子特意去失败。

我们都认同这样一句话,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不足以谈人生。

这句话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

让孩子从小就要知道,并体会到:失败而后勇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02-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slogan叫做:“影响一代人”。

这一届的口号我之所以记忆深刻,在于一段精彩的采访:

“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

“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

“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被灌输的都是:只能赢,只能考好分数,只能考好学校,只能。。。。。。

在上篇陈默老师的演讲中 (对中国90后及00后深入骨髓的剖析:当今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她提到:

家长们见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话问的是:

“宝宝,你今天得几个五角星啊?”

“一个。”

“小明得了几个啊?”

“两个。”

“你明天要超过他,要得三个。”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就是我们教育方式。

我们这一代的家长,饱受这种教育方式的洗刷,已深入骨髓,于无意识中,会把它继续复制到孩子身上:输了怎么办?考不好怎么办?考不上怎么办?

家长有想过帮孩子去解答这个问题吗?或是帮助孩子在面临失败时,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呢?

学习绝非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只能赢不能输的学习心态走不远。

挑灯夜读,各种实习班能力班填满日常,全世界的学生都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无数的困难,失败:

想不明白算不对,写不出来完不成;

排名倒数第一苦,排名正数第一也苦;

为什么他总是第一而我是千年老二?

。。。。。。

但数万次的失败、不如意、想放弃之后,还是要做一个“坚持下去”的决定。

从今天起,就告诉孩子吧:失败不可怕,能从失败中找出问题,同样会有一份大大的奖励。

做一个输得起的人,不丢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