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新一轮教育强国指数测算结果发布

人民日报

关注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新一轮教育强国指数测算结果,与2022年度相比,中国在全球的位次上升2位,居第二十一位,是2012年以来进步最快的国家。

“透过指数的变化,可以分析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并持续追踪了解教育强国发展动态和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表示,“教育发展是一个慢变量,也是一个累积变量。一年来,我国教育强国指数的上升主要表现为优势指标不掉队,短板指标有提升,创新指标有突破。”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近年来,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教育数字化转型,再到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种种举措助力基础教育扎实推进。教育强国指数测算显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获得更多国际认可,不仅多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验中表现抢眼,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映出的阅读、数学等学科合格率与PISA测验反映出的OECD(经合组织)国家平均达标率基本相当,整体达到排名前15位国家水平。同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中有升,2023年达到91.8%。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与2022年相比,我国进步最明显的是高等教育普及与办学水平指标。”马晓强介绍,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相比排名前15位国家的平均水平(86.9%以上),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高校排名中,我国入选TOP200的高校数逐年增加。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中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国内主要为理工科)学科占比处于世界前列,持续保持在40%以上,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