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校园围栏不是禁酒可钻的空子

北京晚报

关注

李松林

竟有人给中学生“送酒上门”?据法治进行时报道,近日,有群众举报海淀某学校周边超市向未成年人售酒。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调查发现,一名初中生购买两瓶啤酒,由超市员工隔着围栏递给学生。到了课间休息时段,常有学生在围栏边购买零食和饮料。目前,超市销售人员已被立案调查。

杜绝烟酒等有害物品侵害未成年人,既是现代医学的常识,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识。超市为了赚几个小钱,明知对方是初中生,却提供“送酒上门”服务,足见利欲熏心,社会责任失守。该校有没有其他初中生买酒、买酒交易链存在多长时间,有赖后续调查一一作答。

学校围栏不是买卖啤酒可钻的空子,法律“围栏”断不能轻易突破。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也规定,在学校、幼儿园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既有明确的禁烟禁酒令,超市、小卖部经营者为何顶风作案?无非是有利可图。殊不知,再小的经营行为,都不能突破法律法规的红线;无论利润多少,都不能践踏社会道德底线。当然,初中生买酒喝酒,也暴露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漏洞。

只有把禁烟禁酒令的“围栏”扎实了,才能防止卖烟卖酒的手再伸进校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