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浙江严禁中小学节假日集体补课 省市县教育部门公布举报电话

澎湃新闻

关注

浙江出手治理“教育内卷”,省教育厅日前设立省、市、县三级投诉举报电话、邮箱并在官网公布,受理针对中小学节假日补课、作息管理,以及寒暑假、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管理等的投诉举报。

据了解,浙江小学、中学早上的上课时间一般分别不早于8:30、8:00,寄宿制高中不早于7:40;寄宿制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晚上熄灯时间一般分别不迟于21:00、21:30、22:30。寒暑假、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严禁集体补课。同时,严禁挤占学生课间休息,不对外公开考试成绩、排名。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3月中旬发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在8~10小时,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有的睡得晚、起得早,白天靠喝咖啡撑着。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学生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74小时。

近期,全国多地推进落实普通高中双休制度,杭州高一、高二年级全面停止周末返校;扬州、南通等地高一、高二双休,高三调整为单休;长沙市部分高中下发周末放假通知。这项举措受到众多学生、家长欢迎,认为可以保障学生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同时也有部分家长担心,如果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落实了,其他学校、地区却不执行,那就“吃了亏”;或认为不够自律的孩子会因此受影响,应严格管理。3月11日,《浙江教育报》曾以“高中双休何以惹争议 ”为题刊发多篇短评。

“多地恢复双休,其实是一种反内卷的探索,让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作者李平认为,高中双休的推行不仅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也推动教育从“时间消耗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教育是需要留白的艺术,学校敢松绑、家长能放手、社会善托举,才能让双休政策真正释放育人价值,期待这股‘风’吹向更多地方。”

“尽管推行双休制度,部分学校仍以‘自愿培训’等名义组织周末活动,导致政策效果打折‌。”作者夏熊飞表示,保障双休实质性推进,教育部门应具备“一盘棋”思维,避免区域执行差异引发不公平感,要监督检查各地各校的落实情况,防止双休成为“纸上福利”。他还呼吁,打破以升学率、分数为核心的内卷式竞争应成为社会共识,家长要打破“多学一天=多刷一套题=多一分胜算”的认知,学校要摒弃“用时间换成绩”的落后“战法”,革新传统教育模式,从题海战术转向精准教学。

据央视新闻,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公布河北、江苏、河南等地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典型案例,就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提出要求。

通知指出,中小学在校时间过长、节假日补课等不规范办学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形象,具有极大安全稳定风险,各地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保障学生合法休息权益,将合理安排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睡眠和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作为“底线”,将禁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作为“红线”,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常态化、持续性排查整治,始终保持严管严查高压态势,维护好教育生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