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打扫教室 怎能请家长代劳

北京晚报

关注

张悦

据报道,有家长称开学之际收到老师的通知:教室需打扫,有时间的家长可接龙报名,也可选择请保洁阿姨来做。不少网友调侃,小时候开学要打扫卫生,长大了孩子开学还要打扫卫生。

打扫教室、搬运书籍等,是中小学生开学前的常规集体劳动。然而近年来,每到开学季,不少中小学都有家长代劳的身影。从部分学校的角度看,学生搬抬桌椅、擦玻璃等效率不高,也有危险,请家长代劳省事许多。从家长角度看,有的或许无意代劳,但通知一来只能勉强上阵;还有的舍不得孩子受累,也想借机与老师交流,自然更为主动。

家长积极融入学校教育本应提倡。但让家长代劳搞卫生、搬书,已超出家校共育的边界。卫生保洁等工作本就是学校的责任,即使有安全风险,也应由学校协调人员解决。学校向家长发通知,是变相将自身责任转嫁给家长。

家长代劳擦黑板、扫地,代掉的是孩子的成长过程。或许,孩子大扫除没那么干净、快速,但在集体劳动中,孩子提升的不只是劳动技能和动手欲望,还能收获协作的快乐和劳动的自豪感。家长全程代劳,孩子能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吗?其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又从何谈起?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家长后退一步,孩子才能往前走。当前,中小学都在开设劳动课。搬书、搞卫生等劳动很简单,且与学习生活紧密相关,不正是劳动课的起点?学校想让家长参与,也应让家长带着孩子劳动,而非代劳。

家长代劳,带不出好孩子。学校培养孩子,不该在劳动教育上偷懒;家长再爱孩子,也不能代孩子流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