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校建立“五老”思政课督导员队伍

北京晚报

9月25日,大中小学“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思政课督导员队伍建设推进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北京市教育两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秘书长,14所试点高校关工委负责人,高校思政课督导员代表和各区中小学“五老”思政课督导员参加会议。
发挥优势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衔接
大中小各学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心理情感状况、意志承载水平、理想信念追求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既把握各学段的差异性,又实现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因此,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发挥涵盖大中小学的组织优势,在高校多年建立以老同志为主体的思政课督导员的基础上,创新在中小学校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情怀的“五老”思政课督导员队伍,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衔接,更好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原校长马焕认为:“做好中小学‘五老’思政课督导员首先要及时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对目标学校的生源、教师等校情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督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换言之,中小学‘五老’思政课督导员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好精准督导的把关人,坚持传帮带,做好青年教师的引路人。此外,中小学‘五老’思政课督导员还要服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好各个学段间衔接工作的搭桥人。”
在马焕看来,中小学“五老”思政课督导员的优势就在“老”上。“‘五老’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熟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能够精准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懂得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五老’拥有深厚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深知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能够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素材,使思政课充满了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五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五老’还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他们善于与学生交流,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困惑,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原副校长孙立新表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个根本任务贯穿于大中小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是各个学段、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包含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体。因此,要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的前提下,明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边界。要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统筹推进,形成层次贯通学段目标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段目标与教育工作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的衔接性与贯通性,增强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和实效。此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还要通过创新教学情境,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运用具有递进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之与教育内容相适配。
积极探索
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邱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杨献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冬梅分别介绍了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出的“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齐爱兰从“督”和“导”的角度,分享了作为思政课督导员的主要职责和经验;朝阳区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伟介绍了朝阳区作为北京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主要工作举措。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对各试点学校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回顾总结了教育系统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积极探索一系列“五老”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新,并就进一步建设好大中小学校“五老”思政课督导员队伍作了工作部署。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和务实举措,确保在督导工作中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助力实现各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与内涵提升,促进“大思政课”格局的深化拓展,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实践中贡献“五老”智慧。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充分发挥“五老”的理论、威望和实践阅历丰富的优势,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效破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推进思政课内涵建设。三是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完善“五老”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六大机制”,即:“五老”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支持保障机制,“五老”参与跨学段听课和集体备课机制,“五老”服务青年思政课教师“传帮带”成长机制,“五老”与青少年学生“结对子”帮扶机制,“五老”助力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建设机制,“五老”助力社会实践大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四是强化协同创新,扎实推动“五老”思政课督导员队伍建设,更好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 文/顾昕昕